从古装电视剧里经常听到这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时候的人认为一个人不成家,没有后代是最不孝顺的行为。新中国发展以来,我觉得婚姻法的修订以及个人自由选择生活的态度是中国最大的改变之一。古代十几岁就可以成家了,甚至很多娃娃亲,那时候的人寿命也短,五六十离开人世都算正常不过了,现在的人活到百岁的比比皆是,加上科技的发达,暂时不想要孩子,可以冷冻精子卵子的科技手段,选择优生优育,选择生几个的科技手段来完成人类的延续。
再说,结婚不结婚,要不要孩子,完全是个人选择,喜欢孩子的,就养,有能力的,就多生,不喜欢孩子的,就管好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只是人类的求同本能实在太厉害,每个人都要极力向别人证明自己的选择才是正确的,自己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在我刚毕业那会,我记得一个阿姨和我说,你们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女人最重要的是要结婚,然后赶紧生孩子,而且要生男孩,如果不赶紧生,等下你老公找别人生了,你在家里地位就不保了。而且生了孩子,老来才有依靠,要不以后谁给你养老送终。
一个人认同一个观点,也必然是受过这种观点带来的好处,那个阿姨这样说,是因为她们那个时代周围的人都是这么想,这么做,所以她也认为这个观念必须秉持着,我当时没有反对她的话,现在想想,也没对错,只是时代不同,观念不同而已,以前的选择性也窄,现在选择空间大,什么样的生活无需听别人的指点碎语,你可以就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喜好来决定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很多男人对妻子不这么样,可对儿女却一定要百般照顾,殊不知,当你对老婆的一言一行的举动就已经影响到儿女的成长心智和以后的择偶要求了。小时候,去同学家,见过同学的父亲很疼老婆,我同学告诉我,父亲说了,女人是弱势群体,我和爸爸是男子汉,我们要保护妈妈,所以去他们家给我的感觉就是和谐有爱,后来这个同学结婚了,对他妻子也是体贴照顾,当然,他妻子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两人相敬如宾,从来没有脸红脖子粗的情况,遇到事,一定有个人是理智冷静处理,等对方气消了,心平气和在聊。
我发现很多家庭里,如果母亲很强势,儿子就很平庸软弱,如果父亲很儒雅,女儿就很端庄贤淑,而女儿在以后择偶观念上,一定会参照父亲这般的好感觉去寻找。
初中女同学叫英子,她父亲在老家一个小县城当小学老师,但是她父亲经常打骂母亲,而英子长期在舅舅家,她是寄读生,读书很好,初中时候的成绩一直是我们年段的前三名,她很讨厌回自己家,说以后毕业了也不回家,后来我知道了,从她懂事起,她就经常看到父亲的粗暴行为,那时候正是青春期,有个混社会的男生对她很关照,谁要是敢欺负英子,那个男孩一定不会饶过那个人,而这个那时,英子做了一个让我很震惊的举动,她竟然不读高中了,她说父亲也是读书人,一样对她母亲不好,所以读太多书也没用,她要去和那个混社会的男生好,和他过日子,那时候,英子才16岁,而那个男生17,再后来,我听说英子去KTV做服务生了,慢慢的,我们没有什么联系了。
我的父亲很爱我们四姐妹,但是父亲从小就很重男轻女,好在我们家都是女儿,所以不存在父爱偏袒的问题,小时候,带男同学回家做作业,感觉父亲看男同学的时候那个哈喇子就要留下来了,所以我很明白没有儿子对父亲是一种什么样的遗憾,所以大学毕业的留言册上,我的留言是这样写的:希望自己强大,可以父亲有一天说生女儿比儿子好。也就是因为父亲这样的一种重男轻女的情结,导致我日后的性格太要强,加上父亲身体不太好,我就更着急了,以至于这几年我多了一些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很多事不是没有缘由的,有些事,时过境迁,再想想,只是为了找出原因和需要修正的地方,不是推卸自己的责任,还有一点就是,年轻时候的父亲在家里会爆粗口,甚至生气时候,会砸东西,记得小时候,我们姐妹还联合上书,希望母亲离开父亲,我们要和母亲过,因为我们看到父亲的粗暴行为,长大了敢和父亲对话了,我们开始劝父亲做个文明人,不要开口闭口三字经,父亲也愿意为了我们去做一些改变,但是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姐妹选择婚姻的第一要素就是对方有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这是不愿意再听到吵闹声和粗话的我们对择偶的首要条件。所以说如果婚姻是必须品,那这样的条件下选择的必然会降低婚姻的质量。
父亲,是应该被尊崇的,您和孩子的关系是这个世界上最奇妙的缘分和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