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是随笔了。
简书大抵在去年年初被人安利过,后来就没有用过,一直尘封。
刚刚在标题一栏我输入的时候习惯性打出了“2018”,当最后一个数字出来的时候我猛的一惊,哦,2019都已过半,也不过就剩4个月就要到2020年了。
常常会有人慨叹——“时间过得真快啊!”
诚然,很快。
但人们所谓的“快”是真的“快”吗?
如果简言之大抵可以分为两种:碌碌无为和碌碌有为。
碌碌常见的有两种释义,一是平庸,没有特殊能力;二是形容事物繁杂,辛辛苦苦。
如果对应起来看,大抵就是这样。
前者终日忙碌却一事无成,因为过于平庸,没有闪光点,亦没有过人之处。就这样过了许多年,再回首,已至中年,心生感叹。但绝大多数觉得自己反正前半生已这样度过了,没出什么岔子,那后面如此这般亦可。安逸,不折腾。
“时间过得真快啊……”
临闭眼,又是半生,依然是这句话。
后者呢?碌碌有为。
其实个人认为,如若冠上了“碌碌”二字,都不能算有为。真正的“有为”不应当如此。有为之人大多会将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妥妥当当。
可笑的是身边的很多人一直在碌碌当中过完一生,并且安于自己的满足感,在舒适区中日复一日,不思进取。
最后还冠冕堂皇的说一句:“就这样,我觉得蛮好的。”
社会发展的病态导致人们太容易有满足感了,特别是上一代人。
每一代人都是时代的产物,可能是发展的,可能是病态的。他们往往由于知识层次的不够而无法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有错,即使错了也会很硬气的回一句——“因为我是你妈!”
然后便没有了下文。
如果有,就又是一场家庭闹剧——每个人的五官都是扭曲在一起的,或怒目而视,或咬牙切齿,亦或是昂起头颅保持最后的倔强……充斥着讥讽与斥责,暴力与冷眼。
迫害者,拯救者和牺牲者。
可悲的是,所谓的“拯救者”往往出现不了,或是迫害者最后戴上了拯救者的面具,对牺牲者伸出手,另一只手拿着刀,一边微笑一边说——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
嗯,今天
就到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