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心理与大脑
学习改变了大脑的物质结构。
一个人接触信息的质量和习得信息的数量反映其大脑的终生结构。
启示:让儿童接触大量的信息,成年人帮助高儿童进行高质量的社会化解读。通过问题讨论、追问等形式,形成组织化的信息。
在社会群体中相互接触以及与环境保持直接的物质接触是非常重要的。
启示:群体活动、户外活动不仅有生理的作用,而且对大脑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习组织和重组大脑。
鼓励学习者在说、写、听之中综合训练,以期促进大脑各独立区域的协调发展。
启示:儿童在低龄段复述、编故事等活动,对发展其大脑益处多多。
大脑的不同部位适合于不同时段的学习。
记忆有两类,陈述性记忆,即对事实和事件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即对技能和其它认知操作的记忆。
不同的学习特征影响到记忆的持续性或脆弱性。比如人们对指代同一物体的图片记忆效果优于词语。这印证了学生发展想象力的重要。
大脑主动地参与信息储存与回忆。人们总是设法有意义地调整一系列随机呈现的事件,再进行回忆。这提示我们对儿童要进行多种记忆方法的训练,以期让儿童将信息组织和利用起来。与之相适应的启示是,机械性记忆比如死背公式、定理不是学习的最优选项。
个人的心理是将经验记忆在大脑中结构化的催化剂。这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经验能够牢记而有些不能。
启示:积极的情绪、相信增量智力理论的信念、成功经验的总结、记忆方法的习得,有助于学生将经验记忆在大脑中结构化,并且在需要时激活,提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