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77页)——被误置的责备一节最后一段话作者提到“你让我难过”这种逻辑是错误的,结合患者之前的“我们应该放弃为自己的感觉而战”,可以想到什么呢?
圣人无执故无失—我执与我见
最后一段话中提到的“你让我失望”的几种表现形式:
1.你没有按照我说的做会让我失望,你违背了,你让我失望
2.违背我说的会害了你自己,我会感到失望,你违背了,你让我失望。
3.我会对你没达到我所期望的程度感到失望,你没达到,你让我失望
有我与无我
那应该是什么?
以家庭教育为例,你到了什么年纪我就叫你什么,不会刻意要求你达到什么程度,只是用心教,没达到继续教?
推广到所有事上呢?
仅仅只是做该做的事,保持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实际过程中,内心态度可以是这样,但还是应该表现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