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嵇康:刑场琴声
嵇康是一位大音乐家,不仅是音乐实践家,而且是音乐理论家。
他说一般人认为音乐有哀有乐,因此就会频频用来表达各种情绪,张罗各种仪式。其实,真正的大音乐是天地之音、自然之音、元气之音。他说,音乐如酒,谁说酒一定是制造欢乐或制造悲哀的?
嵇康这位大音乐家的日常事物是打铁。受朝廷宠幸的年轻学者钟会崇拜嵇康。他带了一大批人前来拜访,嵇康不喜欢这么豪华的排场,就扫了他们一点继续打铁,钟会尴尬离去。
这以后,嵇康遇到了一件让他生气的事。嵇康被冤枉的弟弟怒斥哥哥而被逮捕,统治者司马昭要杀害嵇康这么一位名人有点儿犹豫,被嵇康冷落的钟会适时助了一把火。于是,司马昭下令判:嵇康死刑,立即执行。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行刑前,身材伟岸的嵇康让在旁送行的哥哥将琴送来,很快琴取来。
刑场上一片寂静,神秘的琴声铺天盖地。
弹毕,嵇康从容赴死,《广陵散》于今绝矣。
第十节
王羲之:笔墨门庭
魏晋名士的行为虽然具有孤傲的气氛,却缺少社会气场。他们的大哭,吟啸,打铁,弹奏,不仅普通百姓完全不懂,而且绝大多数文人学士也难以理解,无法追随。
魏晋时代也有一种不带杀法器,焦灼气,暴戾气的文化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而且长时间的留了下来,那就是书法,特别是以王羲之为代表的行书。
在如此混乱的年代能够产生如此安定而雅致的艺术,实在让人感叹于天地所支持的一种伟大平衡。
王羲之的儿子中,除去最小的儿子王献之,凝之、徽之、操之、涣之四个就是书法天才。他们从不同的方面承袭和发扬了王羲之。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家庭里的不少女性,也是了不起的书法家。
我们能在1700年后的今天,想象那些围墙里的情景吗?可以肯定,这个门庭里进进出出的人都很少谈论书法。门楣、厅堂里也不会悬挂名人手迹。但是,早晨留在岸上的一张出门便条,一旦藏下,必定成为海内外哄抢千年的国之珍宝。
在王羲之去世257年后建立的唐朝是多么意气风发,但对王家的书法却一点儿也不敢“再创新”。
万里江山可以易主,文化经典不可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