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课 转变:为什么逆境是人生的新机会
核心观点:自我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剧烈的变动和强烈的不安,不是外部世界的更替,而是内心世界的重构。脱离部落的依赖,去荒野寻找自我,最后以一个新的身份回来。
现实映射:遇到困难的时候,人宁愿缩在壳子里,也不愿突破,鸡蛋从里碎是孕育生命,从外碎是鸡飞蛋打。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挫折,不要给自己贴上消极的标签,而是告诉自己,我在前行,不是我有问题,而是问题出现了卡点,我要做的不是否定自己,而是改进和完善。
第35课 结束:如何与旧自我脱离
核心观点:你没法结束,因为你怕疼,而有时候,害怕结束,会让事情变得更加不可收拾,而你也会失去发展自我的机会。
现实映射:从国企离开,要放弃熟悉的环境,闭着眼都能完成的工作;要放弃世界500强带来的身份和角色,别人对你的羡慕和崇拜;要放弃原来的生活目标,混日子,没有压力。
当旧的已经失去,新的还没有产生,恐惧就会来临。把结束当成了一种终结而不是一个新的开始,在一段爱情中,明明已经伤痕累累,还是不愿意放弃;把结束当做一个意外和错误,当你不爱他了,不能原谅自己,还会责怪,是不是当初选错了,其实没有错,你当初的选择一定是有其原因,只是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你们过去相爱,今天不爱,分离,都是为了彼此走向更好地未来。
第36课 迷茫:如何孕育新自我?
核心观点:迷茫期,不是心理素质差,而是大脑应对结束和迷茫的方式,精神生活会变得敏感多疑,有无相生,如果说迷茫期是无的话,无里面有一种张力,蕴蓄者有。作为一段特殊的容器,这段迷茫期里,有过去自我的结束,也有未来自我诞生的种子。
现实映射:分离意味着损失,损失常常会带来巨大的痛苦。人们会试图通过比较和后悔回到过去,譬如你失恋了,可是你的新男朋友,还如原来的,所以会很想吃回头草;通过尽快重新开始达到未来,譬如你还没有从过去走出来,就匆忙投入到下一个情感当中,基本是才出虎穴又如狼窝;人们在迷茫期会变得更加敏感,我回忆在这一年的闲暇中,自己会对老公的话语特敏感,其实就是一种迷茫中精神紧张的表现。
里尔克《给了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病就是一种方法,有机体用以从生疏的事物中解放出来;所以我们只须让它生病,使它有整个的病发作,因为这次是进步。亲爱的卡普思先生,现在你自身内有这么多事情发生,你要像病人似的忍耐,又要像一个康复者似的自信;你也许同时是这两个人。并且你还须是看护自己的医生。但是在病中,常常有许多天,医生除了等候以外,什么事也不能做,这就是(当你就是你的医生的时候)现在首先必须做的事。
迷茫也同样如此,迷茫是让我们重新清晰的方式。
第37课 重生:如何重建全新的自己?
核心观点:心理弹性,是我们从灾难和挫折中复原的能力,核心是培养容纳变化的思维。重生依靠的生命本身的创造力,这些创造力会与现实生活结合,产生奇妙的变化。重生的过程,就好像,原先你身上存在着很多个自我,其中某个最主要的自我,因为他自身的限制被剥离了,而另一个原来你觉得微不足道的自我,却成长起来了。
现实映射:放弃并不比坚持更容易,最近社群的几个核心的小伙伴离开,虽然理性一直告诉自己要理解,可是内心的情绪仍是悲伤,难过的并不是离去,而是离去所带走的情感,还有离去时他人的无情。然而,每个人,他放弃,也是经历了很多的痛苦和折磨的,对于我也是如此,不应该沉溺于过去,而看不到变化,也不应该,因为情感和道德的绑架,而不允许自己踏入新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朋友,也许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一些,却和现在的自己更契合,有人会放弃你,同样你也需要学习会放弃别人,这才是真正的成熟。
我们有了新的身份、新的事业、新的自我,我们重新出发,变得更加灵活和坚韧,直到下一次转变的到来。人就是在这样艰难的转变中,变得深刻而复杂的。
Life will find its way.
第38课 职业转变:如何应对工作变动和职业转型?
核心观点:在你做出选择之前,根本没有所谓“真实的自我”,这是你在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们身上本来就存在着很多可能的自我。在变换的过程中,计划通常是派不上用场的,只有尝试的反馈,尝试中的反复和纠结,才能告诉你,是对是错,应该如何解决,如何改进,真实的路在哪里?遵循内心的召唤,在这个世界造作吧,而不是害怕挑战,失去了重要的人生意义的。
现实映射:从国企辞职后,没有想好做什么,也想过要去工作,但是不管是懒惰也好,不管是老公的骄纵也好,最终这一年,我没有去上班。偶然就建立了一个社群,在这个社群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人进来离开,而我的痛苦不是离开,而是这种离开,带给我情感上的伤害。渐渐的,我才知道,和别人无关,每个人都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我没有权利去绑架别人,更不需要绑架自己。最主要的是,我发现经历了这么多的创伤之后,我依然不想放弃做社群,虽然做的很烂,可我还是想把它做得更好,这也许就是真爱吧。没有带来物质的回报,却满足了我精神的需求。奇葩说里,有一期是讲,做高薪不喜欢的工作,还是低薪喜欢的工作,其实双方的辩论,都不足矣说服,反而康永哥的总结,很打动我,最重要的是这份工作,有没有让你更好地成长,有没有然你变得更好?
第39课 关系转变:如何处理关系中的失去?
核心观点:结束意味着一种特殊形式的死亡,它伴随着不可逆的生长,这种失去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让我们很难看到重生的可能。如何结束关系:
否定 ——愤怒——讨价还价——抑郁——归于平静。去承认损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声痛哭,然后去固执的相信,会有新的未来从生活中长起来,哪怕我们现在还看不到这个未来。
现实映射:让人体验最深的就是爱情吧,爱情太过美好,是唯一很难掺杂利益的情感,因为是最真最柔的一部分,所以伤起来也最疼。失恋过的人,尤其是被失恋的那个人,都不愿意结束,会心存幻想,他还会回来,让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旧的家具不搬出去,新的家具,怎么能进来?也许,你们此生不能再相见,但结束并不意味着消失,关系会一直存在,只是以前我们存在于这种关系中,现在这段关系存在于我们心中。
第40课 转折期选择:据经济模型,还是心理模型?
核心观点:离开环境的束缚,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仅仅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你对未来的构想是什么,决定你要选择什么?考研or工作?稳定or挑战?都不是由你能获得多少利益来决定的,而是你到底想过怎么样的人生。
现实映射:当初毕业在回家和来北京之间,做了很长时间的纠结,现在看来内心就渴望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而不是过一眼看不到头的生活,可是很多家乡的同学,她们也很开心,所以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如果你考研,是为了逃避进入社会,也许这个研究生不读也罢,因为你早晚是要面临,步入职场的所有挑战,如果你考研,是喜欢做研究性的工作,那就不必羡慕那些在社会混得出人头地的人,这就是心理学着大于经济选择。
第41课 创伤后的成长:如何重建意义感?
核心观点:成人世界三个隐秘的“天真假设”,认为世界是友善的,认为世界是公平的,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可控可预测的。在创伤中,很多价值信念体系回坍塌,像一棵在暴风雨里受伤的树一样,身形可能永远被永久改变,也留下了很多伤疤,但它还会从上八里长出新的枝条,我们也会从创伤中造出新的意义。
现实映射:创伤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不是《楚门的世界》,不是只有美好的东西。我想起里奇葩说里的最新辩题,当你因为肥胖被嘲笑的时候,你要不要改变自己?嘲笑,就是一个人的创伤,而你面对这样的创伤,是自暴自弃,还是减下来证明给他们看?你要做的一定是后者,让所有的创伤都成为前进的动力。
第42课 人生故事:如何赋予经历意义?
核心观点:污染式故事和挽救式故事,一个故事,一个人活在锦衣玉食中,却时刻担心所有不好的发生,担心走路会有石头掉下来,一个故事,遭遇挫折,也能从中学到智慧,更好地迎接未来。人随时随地都在编制自己的故事,我们对生活的意义感,也来源于对自己人生故事的理解。
现实映射:小区里有一个孩子的奶奶跟婆婆经常抱怨,儿媳妇儿对她多不好,她在家里都是睡一个垫子在地上,得了病,媳妇儿还是挑三拣四,一开始很同情她,可是到后来,才发现,很多是她的问题,说都是为了孙子,忍了。这也是老一辈的人,为了孩子,可以放下一切,放下自己,是伟大,也是悲哀吧。这个故事,不是自己编织的,不可以改写吗?
第43课 英雄之旅:自我是如何进化的?
核心观点:所有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故事都是虚假的,又是真实的。英雄之旅
启程——接受心的召唤,即便这个召唤意味着变动、麻烦和危险
启蒙——踏入新的世界,接受新的规则和思维,遇到守护者
回归——完成自己的使命,给那些等待出发的人,也许还会成为他人的守护者
英雄的本质,不是战斗,也不是英勇的行为,而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精力的自我转变和自我发现的旅程。没有什么路是一定的,也没有什么一定是对的或错的,重要的是,我们在借着走这些路,修炼我们自己,发现我们自己,一个自我发现之旅。
现实映射:现实世界中,每天都可以遇到无数的英雄,拥挤的地铁中,那些不甘平凡的北漂,放弃了铁饭碗,投入人潮中的公务员,为了孩子,更加坚强的妈妈.......英雄的故事并没有多么的伟大和遥远,就蕴藏在我们的身边,每个人都是可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