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陈寅恪《柳传》五六六——河东君患病(六)、2025-08-22

三、河东君养疴之地点

1、苏州半糖惠香处

关于《半塘雪诗》颇有可论者。检《牧斋外集五薛行屋诗序》略云:“介甫谓子瞻雪诗有少陵气象。形神俱肖少陵复生者,在宋惟子瞻。”

牧斋此序本为敷衍薛所蕴而作,酬应之文,殊不足道,但牧斋赋诗宗尚少陵,于杜诗著有专书,此文引介甫谓子瞻雪诗有少陵气象之语,可见受之于子瞻雪诗尤所用心。牧斋雪诗之工妙固不敢谓胜于介甫,然必不逊于子由,可以断言也。至牧斋诗中诸问题,茲不能详论,唯有可注意者,即牧斋与河东君出游京口,归途至苏州,何以有此戏作雪诗一题?细绎诗后第二题为《辛巳除夕》七律,其结语云:“凄断鳏鱼浑不寐,梦魂那得到君边。”并参以《雪诗》第壹首第一句“萦席回帘拥钿车”及第壹一联“匝地杨枝联玉树,漫天柳絮搅琪花”之指河东君等句,然后豁然通解牧斋《半塘雪诗》实与惠香有关。因惠香寓苏州,(此点可参前引牧斋《永遇乐词 十七夜》:“隔船窗,暗笑低颦,一缕歌喉如发”及“生公石上,周遭云树,遮掩一分残阙”,并《初学集二〇上东山诗集三效欧阳詹玩月诗》“谁家玩月无歌版,若个中秋不举觞。虎山桥浸水精域,生公石上瑠璃场。酒旗正临天驷动,歌扇恰倚月魄凉”等句。)河东君或又曾在其嘉兴之寓所养疴,此寓所恐即是吴来之昌时鸳湖别业所谓勺园者。(见前论牧斋“冬日嘉兴舟中戏示惠香”诗。)此次京江之游病势已剧,似可依前例留居惠香苏寓疗疾也。是时惠香究寓苏州何处?是否在半塘?抑或在他处?今未能确悉。假使牧斋适在半塘途中遇雪,因而乘兴赋诗,则殊不成问题。若不然者,则河东君留苏州养疴之寓所必与半塘有关。但惠香斯际是否寓半塘,又无以考知。此点尚须详检。

2、拙政园与陈圆圆在一起

有一事可以注意者,即顾公夑《消夏闲记》选存《拙政园》条(参嘉庆《一统志七八苏州府二津梁》门《临顿桥》条及《吴诗集览七上 咏拙政园山茶花》并引。又阮葵生《茶余客话八拙政园》条及吴槎客騫《尖阳丛笔一徐夫人灿》条,所记颇详,足资考证。至张霞房《红兰逸乘 咫述》类“《拙政园在齐门内迎春坊》条云:“吴三桂婿王长安别业也。吴败,为海盐陈相国之遴得。”则所述名园之易主,先后颠倒,殊为舛误也。)云:

海宁相陈之遴荐吴梅村祭酒至京,盖将虚左以待。比至,海宁已败,尽室迁谪塞外。梅村作拙政园《山茶歌》,感慨惋惜,盖有不能明言之隐。拙政园在娄齐二门之间,地名北街。嘉靖中御史王献臣因大宏寺遗址营别墅,以自托于潘岳拙者之为政也。文衡山图记以志其胜。后其子以樗蒲一掷,偿里中徐氏。国初海宁得之,复加修葺,烜赫一时。中有宝珠山茶三四株,交枝连理,巨丽鲜妍。海宁贬谪,而此园籍没入官。顺治末年为驻防将军寓居。康熙初又为吴三桂婿王永宁所有,益复崇高雕镂,备极华侈。滇黔作逆,永宁惧而先死,其园入官。内有斑竹厅一座,即三桂女起居处也。康熙十七年改为苏松道署,道台祖道立葺而新之,缺裁,散为民居,有王皋闻顾璧斗两富室分售焉。其后总戎严公伟亦居于此。今属蒋氏,西首易叶程二氏矣。

及同治修《苏州府志四六第宅园林》门长洲县《拙政园》条“康熙十八年改苏常新署”句下原注云:

徐乾学记云,始虞山钱宗伯谦益尝构曲房其中,以娱所嬖河东君,而海宁相公继之,门施行马。海宁得祸,入官。(吴槎客騫《尖阳丛笔一拙政园》条略云:“柳蘼芜亦尝寓此,曲房乃其所构。陈其年诗云:堆来马粪齐妆阁。其荒凉又可想见矣。”可供参证。)

寅恪案:健庵生于崇祯四年,与钱柳为同时人,所言当非虚构。但牧斋于顺治四五两年因黄毓祺案曾居拙政园(见第伍章所论),颇疑原一所言乃指崇祯时事,与后来黄案无关。若所推测者不误,即当是指十四年末、十五年初而言。盖河东君自崇祯十四年六月适牧斋后,迄于明南都倾覆,唯此短时间曾居吴苑养疴也。姑记于此,更俟详考。   

或谓十四年末、十五年初河东君居苏州养疴之地乃是张异度世伟之泌园,即旧时陈惟寅之渌水园,盖异度及其子绥子奕,皆与牧斋交谊甚笃,故河东君可因牧斋之故暂借其地养疴。但此说尚未发现证据,姑录之,以俟详考。(可参《初学集五四张异度墓志铭》及《有学集五假我堂文宴诗》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