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丁香园神经时间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疾病,病变具有时间多发与空间多发的特征。MS 病因尚不明确,Epstein-Barr病毒感染、低血清维生素 D 水平、日晒不足、吸烟、青少年时期肥胖等可能为 MS 发病的危险因素。在过去的10年中,MS 在流行病学、病理学、疾病活动与进展等领域研究推动了临床分型、诊断标准、治疗目标的更新,新的疾病修正治疗(DMT)药物为治疗策略提供了更多选择[1]。
随着越来越多的 DMT 药物上市,各种治疗方案也逐渐被医生所关注。为了达到全面控制疾病炎症活动、延缓残疾进展,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修复,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目标,医生首先需对 MS 患者进行充分评估,平衡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因素、药物是否可及以及个体偏好等因素后,在循证证据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推荐在初始 DMT 或转换 DMT 决策时引入分层治疗逻辑[1-3]。
富马酸二甲酯(DMF)是治疗复发缓解性多发性硬化(RRMS)的一线口服药物[1,6],相比其他 DMT 药物,初始 DMF 或转换 DMF 的患者特征与临床结果如何?是否有相应文献研究报道呢?
一、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
2021 年,意大利卡利亚里大学的 Lorena Lorefice 教授发表了《The Dimethyl Fumarate Experience:A Handy Drug With Broad Clinical Utility》[7],对该问题进行了经验分享与解答。
1、研究方法
该研究是观察性单中心研究,研究团队检查了2015年至 2019 年 MS 患者的DMF 处方流程,将患者分类为初始用药组与转换用药组,转换用药组细分为安全性/耐受性、无效性和降阶策略3种原因。分析了使用 DMF 治疗患者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MRI)数据,将无临床复发、无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4]进展、与重定基线MRI 相比,进行的 MRI 检测无放射学活动,作为评估24 个月的无疾病活动证据(NEDA-3)状态[5],采用回归分析评估治疗反应的决定因素。
该研究对患者进行了多次随访,首先记录了转换 DMF 前 2 年的既往 DMT 药物、最后一次停药日期、转换 DMF 的原因、复发次数、年复发率(ARR)。DMF治疗期间,又记录了复发次数、ARR、MRI 结果,例如开始 DMF 治疗后,每年通过 MRI 评估是否存在新的或扩大的 T2 病变或增强 T1 病变,比较 6 个月后的重定基线 MRI 结果。最后,记录了患者报告的所有副作用,以及 DMF 停药原因和后续的治疗选择。
该研究一共登记了 595 例使用 DMF 的 MS 患者,其中初始 DMF 患者 158例,占比 26.5%;转换 DMF 患者中因安全性/耐受性转换的患者 198 例,占比33.3%;因无效性转换的患者 175 例,占比 29.4%;采用降阶策略转换的患者64例,占比 10.8%。患者平均使用 DMF 治疗时长为 28.7 个月(标准差为±18 个月),中位数为 27 个月(四分位距为±32 个月)。
2、研究结果
观察发现,2018-2019 年相比 2015-2017 年,初始 DMF 患者数量有 15% 的增长;同样,在 2017-2019 年,转换 DMF 患者中,同阶转换占比也有所增长。
实验纳入437 例转换 DMF 的患者,因安全/耐受性转换的 198 例患者中,有 144 例原使用干扰素β ( INF β , 72.7%),35 例原使用醋酸格拉替雷(GA,17.7%),19例原使用特立氟胺(TFU,9.6%);因治疗无效转换的 175 例患者,有 111 例原使用INF β(63.4%),46 例原使用GA(26.3%),18 例原使用TFU(10.3%)。64 例患者将 DMF 作为二线治疗的退出策略,其中,56 例(87.5%)因 JC 病毒抗体血清阳性从那他珠单抗(NTZ)转换,8 例(12.5%)从芬戈莫德(FTY)转换,从二线治疗到 DMF 启动的平均时间为 121 ± 87 天。在降阶患者中,4 人在洗脱期复发,5 人在第一年复发。
通过比较 340 例 MS 患者 DMF 治疗前后 24 个月的 ARR,发现初始DMF 患者、因无效性转换 DMF 患者、因安全性/耐受性转换 DMF 患者的 ARR 均显著下降;而在降阶患者中,未发现 ARR 的显著变化。
经过 24 个月 DMF 治疗的 340例患者,188例(55.3%)达到了 NEDA-3 状态。其中 229 例(67.5%)无复发,299 例(87.9%)无残疾进展,283 例(83.2%)达到 MRI NEDA-3 状态。
通过分析 DMF 药物疗效的预测因子,发现使用 DMF 前 2 年较低的 ARR(HR=0.49,p=0.001)和初始 DMF 治疗患者(HR = 1.38,p = 0.035)与 NEDA-3 的实现显著相关。
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 DMF 是一种具有广泛临床价值的药物。DMF 的使用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增加,对初始用药和同阶转换用药的 MS 患者显示出较大的益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更好地研究疗效的预测因素,以及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以便从有效、早期和个性化治疗的现代角度最好地识别需要开始 DMF 治疗的患者[8]。
二、转换DMT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超过 50% 的复发性多发性硬化(RMS)患者由于疾病活跃而转换治疗[12]。2020 年,西班牙赫塔菲大学医院的 Belen Pilo de la Fuente 教授,开展的一项持续 3年的前瞻性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发现无论是初始 DMF,还是转换 DMF,都能明显降低 MS 临床和放射活性[13]。
2021 年,瑞士巴塞尔大学 Johannes Lorscheider 教授,比较分析 DMF 和 FTY 的 RRMS 患者,发现减少复发和延缓残疾进展的效果一样,无论是始终使用其中一种还是两者相互转换过的患者[9]。
同年,挪威卑尔根大学的Hilde Norborg教授,研究 DMF 与 TFU 的真实停药率,发现 DMF 相比 TFU 因治疗失败停药的风险下降 38%,初始 DMF 相比初始 TFU 的患者,因治疗失败或副作用停药的风险显著下降[10]。
综上,在 DMT 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评估患者情况转换为 DMF,以达到维持 NEDA-3 获益的治疗目标,符合现阶段指南所推荐在初始 DMT 或转换 DMT 决策时引入分层治疗的相关推荐。
2023 年,四川宏明博思药业研发的国产 DMF(富马酸二甲酯肠溶胶囊)上市[11],国内DMT药物进一步普及,使用 DMT 药物的患者增加,转换 DMF 的经验也会越来越多,期待国内此类相关研究的增加,补充相关临床证据。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多发性硬化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3版)[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4, 57(1) : 10-23.
[if !supportLists][2] [endif]Wiendl H, Gold R, Berger T, et al. Multiple Sclerosis Therapy Consensus Group (MSTCG): position statement on disease-modifying therapies for multiple sclerosis (white paper). Ther Adv Neurol Disord. 2021;14:17562864211039648. Published 2021 Aug 18.
[if !supportLists][3] [endif]Rae-Grant A, Day GS, Marrie RA, et al. Practice guideline recommendations summary: Disease-modifying therapies for adul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Report of the Guideline Development, Dissemin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Neurology. 2019 Jan 8;92(2):112.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06722]. Neurology. 2018;90(17):777-788.
[if !supportLists][4] [endif]Kurtzke JF. Rating neurologic impairment in multiple sclerosis: an 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 (EDSS). Neurology. 1983
[if !supportLists][5] [endif]Giovannoni G, Tomic D, Bright JR, Havrdová E. "No evident disease activity": The use of combined assessme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Mult Scler. 2017 Aug;23(9):1179-1187.
[if !supportLists][6] [endif]Reich DS, Lucchinetti CF, Calabresi PA. Multiple Sclerosis. N Engl J Med. 2018 Jan 11;378(2):169-180.
[if !supportLists][7] [endif]Lorefice L, Casaglia E, Fronza M, et al. The Dimethyl Fumarate Experience: A Handy Drug With Broad Clinical Utility. Front Neurol. 2021 Sep 1;12:679355.
[if !supportLists][8] [endif]Ziemssen T, De Stefano N, Sormani MP, et al. Optimizing therapy early in multiple sclerosis: An evidence-based view. Mult Scler Relat Disord. 2015;4(5):460-469.
[if !supportLists][9] [endif]Lorscheider J, Benkert P, Lienert C,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methyl fumarate and fingolimod in 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 J Neurol. 2021;268(3):941-949.
[if !supportLists][10] [endif]Norborg H, Riise T, Myhr KM, et al.Real-world discontinuation rate of teriflunomide and dimethyl fumarate in multiple sclerosis. Mult Scler J Exp Transl Clin. 2021;7(2):20552173211022027. Published 2021 Jun 14.
[if !supportLists][11] [endif]2023年08月03日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发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务服务门户)https://www.nmpa.gov.cn/zwfw/sdxx/sdxxyp/yppjfb/20230803153813176.html
[if !supportLists][12] [endif]Iaffaldano P, Lucisano G, Guerra T, et al. Evaluation of drivers of treatment switch in relapsing multiple sclerosis: a study from the Italian MS Registry. J Neurol. 2024;271(3):1150-1159.
[if !supportLists][13] [endif]Pilo de la Fuente B, Sabín J, Galán V, et al. Three-Year Effectiveness of Dimethyl Fumarate in Multiple Sclerosis: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eal-World Study. CNS Drugs. 2020;34(12):1275-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