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动机与目标》这本书的第三部分,作者列举了一些具体做法用以对设立的目标保持动力,继而实现目标。
个人认为其实很多也是对之前内容的延伸扩展。所以不做赘述,总结出六点:
1)保住目标。
在以往的认知里面,设定目标时,通常会用“我要实现……”和“我不能去做……”来界定自己想做和不想做的事情。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常常适得其反。大脑不会辨认你到底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只要是出现在脑子里的想法,它都会在潜意识里执行,就好比对你说“不要去想粉色的大象”。你脑子里肯定马上会出现一只粉色的大象一样。所以,当我们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时,不是说目标被抑制了,而是整个完全被消除了。
为了突出自己的目标,就要多用“为什么”的思维想一想,到底为什么要实现这一目标,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才能在面对诱惑的时候克制住欲望。
2)利用“如果……就……”,让目标更具体可行
这一句式帮助我们把新的计划和旧的场景相结合,利用潜意识的自动导航,帮我们更顺利地进入新习惯的建立,从而实现目标。比如给自己设定减肥的目标很笼统,但如果给自己设定每天摄入的热量不超过1500大卡就更具体,这就意味着“如果今天摄入的热量超过1500大卡,我就不能再吃东西了。”
另外,在兴起一个念头的时候,不要笼统的提出目标,而是同时列出时间(WHEN)、地点(WHERE)和做法(HOW),使得行动更具体。比如想要坚持运动,就设定为如果天气好,每天吃完晚饭半个小时之后,去附近的公园运动1个小时。比起简单的坚持运动更有效。
3)自制力也需要锻炼。
自制力和肌肉一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需要有意识地锻炼。可以利用好榜样的感染力,激励自己。
同时,万事万物都具有惯性,想要做什么,就要尽快开启;不想做什么就不要给它发生的机会。100%的坚持比98%的坚持更重要。不要以各种借口,为自己不能坚持开脱,只有每天坚持,才会在某一天不得不停止做某事时产生愧疚和懊恼。而这时才可以说具备了动力和自制力。
4)每次专注一件事,一个项目,一个习惯,一个目标。
目标太多只会分散注意力,最后反而什么都做不好。
5)自主选择、本质选择的目标更能长久坚持。
这两点对应的其实都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喜欢的,才能真正长久地坚持。对于自己来说是要找到自己的本心,对于助人来说,比如教育孩子时,就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只有顺从于他的本心,再做恰当的引导,才有可能让他产生内在动力去做你想让他做的事情。
6)给予恰当的反馈(批评和表扬的艺术)
当对方表现不尽如人意时,作者提出三点注意:① 尽可能具体地提出问题环节,避免自己和对方过于概化地理解问题;② 自信度低的人更容易笼统的理解负面反馈,所以要尽可能地具体化;③ 提出批评时,不要剥夺对方对自身表现的掌控感。
当对方表现尽如人意时,特别要注意不恰当的表扬也会削弱动力。作者提出了五点注意:
① 赞美必须真诚,或者至少听起来是真诚的。不要过于概括化。
② 赞美要着重于对方控制范围内的因素。避免单独对能力提出赞美,同时也要赞美努力与成功运用才能的策略,赞美才不会起到反作用。就好比一个总是被夸聪明的孩子,会想尽办法维持自己聪明的人设,哪怕考不了好成绩也会用自暴自弃作为借口来维持。
③ 给予赞美时,不要和他人作比较。
④ 表扬时不要剥夺对方的自主感受。比如:“如果你下次拿了100分,我就奖励你一台手机”,就把对目标的追求转移到了外在的认可上,这样可能会破坏原本的内在动力,一旦外力消失,也就失去了坚持的动力。
⑤ 表扬必须传达现实的标准或期望值。不要让自己的期望,通过赞美给孩子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