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与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在形式上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但他们在某一问题的探究上却有着极类似的方式。
最近两天我觉得很轻松,打着学英语的口号看了三部电影。人在想偷懒时,总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借口。
三部美剧中,其中有一部是《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电影和蒙娜丽莎本人又毫无关系。
蒙娜丽莎的原型是达·芬奇父亲一位朋友的妻子丽莎·格拉迪尼,她是一名有5个子女的家庭主妇。
丽莎在16岁时嫁给佛罗伦萨丝绸商人弗兰西斯科·吉奥康杜,而吉奥康杜则是达·芬奇父亲皮耶罗的好友兼邻居。丽莎是吉奥康杜的第二任妻子。这对夫妻的感情很好,育有5个子女。吉奥康杜在自己的遗嘱中称,丽莎是他“心爱的”和“忠实的”的妻子。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讲述的是女教师凯瑟琳·沃森在一所“没有男子的常青藤”的卫斯理女子学院教授艺术课的故事。
在卫斯理这所著名的女子大学,学生们大都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从小接受过优秀的教育,学习主动性很强。往往老师还没开口讲课,学生们已对课本内容了如指掌。
但学院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教他们如何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知识,也不重视心理教育,而是把学生的成功与否定义为今后的婚姻,她们学习的目的无非是嫁一个好丈夫。
凯瑟琳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沿袭学校一贯的教学做法和风格,她不仅挑战学校的一些做法、规矩,而且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并且大胆去实践她们的想法。最后,被学生们称为是最受欢迎的女教师。
因为她的“特立独行”,最后被校方解雇,开始去欧洲继续深造艺术课程。
追求真理广求思路的人被一群学生理解,却不被一群名为教授、博士的校方理解。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被学生和追随他的人理解,却不被当权统治者理解。
他们本毫无联系,但在探究问题的方式上又似乎有些类似。
人们常说,哲学思想的圣人东方有孔子,西方有苏格拉底。他们是思想的先驱,学问的先驱,一生以追求学问而生。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助产婆,所以他称自己是“知识的助产师”,帮助人们产生新的知识。
书中多以对话的形式讲述,这是苏格拉底探讨学问的根本途径。在谈话进行中,他偏重于问,而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的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相关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他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这种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仍被沿用至今。
苏格拉底在任何时候都以探究新的知识为目的,哪怕是身在狱中。好像他不是活在狱中,而是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只要有疑问,有他不明白的,都积极探求新知。他的思想鼓动了很多青年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追随苏格拉底思想的群体。青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一旦这种力量因一个人而鼓动就会受到当权统治者的镇压。在中国的历史中,这种团体和思潮就像某股蠢蠢欲动的造反派,让当权统治者不能心安。理所当然,苏格拉底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关押入狱。
我们来看苏格拉底入狱后的一个小故事:
苏格拉底在坐牢时,听见隔壁牢房里有个新来的犯人在哼歌,那是一首新歌,他以前从未听过。苏格拉底急忙请求唱歌的狱友教他那首新歌。
监牢里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死囚,行刑日期迫近。听了他的请求,唱歌的囚犯很吃惊:“您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处决了吗?”
“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轻松地回答。
“那您为什么还要学新歌呢?”狱友不解地问。
这位伟人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
狱中大师,仍然觉的自己很无知。
我是润苼,
坚持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浅文。
《简写书评》专题,长期有更。
欢迎您来评论、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