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将《断舍离》读完了
📚,我在08年出来工作开始,最大的爱好就是买书。看到好的书就想据为已有,所以据不完全统计,9年的时间,投资在买书上面的钱应该在5位数。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那么喜欢买书,是因为自己的认知导致的。我认为:买了书=这个知识就归自己所有了,所以无论什么书,只要是好书,专家推荐的我就买。就想朋友圈里看到好的文章就收藏。用断舍离的角度来看,没有整理其实就是一堆垃圾。
我和我的“宝贝们”
我把书称为我的“宝贝们”,她们跟随我从江门辗转到深圳,从深圳到广州,从广州的公寓到小区,再从小区与我另外一半的书汇合,然后“宝贝们”从广州再次来到增城。最近一次搬家,家里藏书一共20箱。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肯定会想,你看了这么多,太厉害了。但是其实得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买得多但是却看得少。管理学里的二八法则对于我的藏书同样适用,我的工作里出成果来源80%来自于我20%的书,所以有很多宝贝一直跟着我,但是却被我翻阅的机会几乎为零。就像我有后宫三千,但是我只爱几个。
这段时间都在断舍离,首先从自己的衣橱开始。因为我带着“我和这件物品的关系“来看待衣服,而且按照卷的方式放置我的👔,一下子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每天不用想穿什么,因为我留下了我喜爱的,而超过一年没有穿的,我选择了捐赠。衣物的断舍离对于我来说,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因为我并不是一个物欲很强的一个人。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做整理的工作,并没有做归纳的工作。你清楚家里的物件有多少吗?你知道家里有多少闲置的物品?你会不会买了一样东西,突然发现家里还有同样未开封的物品。就像我家里有很多未开封的磨刀石,也有很多未开封的赶面棍。
昨天将大厅规整了,将🎹上面的物品收纳整理,也按照”七、五、一“法则(详见《断舍离》)摆放物品。我集中精力整顿了书房。书房里躺着一张从广州搬来的新的床垫,它对于我就像鸡肋般,每天被豆豆龙不停的跳。唯一让我觉得它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它可以让孩子感受蹦蹦床,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作用。而我之前最不喜欢进去的地方就是书房,因为地上的书加上床垫,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更何况在里面进行阅读。所以和我妈进行讨论,最后决定是有收旧家具的就赶紧从家里搬走,在没有搬走之前将床垫立起来。就像叶老师说的那样,我要在家里创设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的环境。整理好环境后, 我做了很大的决定,将我心爱的书进行”断舍离“,我这几年都在不断的进,却没有出,就像断舍离作者说的那样,这就像便秘,只进不出。每次选择新的物品进来的时候,就要将排名最后的物品进行新的安置。
对于我视如珍宝的”宝贝们“,要舍弃她们真的需要勇气。但是我要让生命有一个良好的♻️,我就要做决策。根据物尽其用的道理,最后留在生命中的书都是不断反复看,而且就像自己的朋友般。昨天进行了第一波断舍离,希望我的宝贝们能够发挥她们的价值。
现在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物品,信息,人向我们涌过来,所以保持一份觉察,用断舍离的方法去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断舍离并不是让我们节俭,选购便宜的,而是选择适合我们的,而且会长长久久用到的。我们选择的物品也代表了我们自己,所以不是简单的扔的过程。断舍离让我明白我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回归到自己的内心。
最后附上我最爱的一张图片,这是乔帮主早年的照片,这样的情景,让我心之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