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走到商场附近时,我心里在想如果那里的小摊还在营业的话,一定要买个东西,照顾一下他们的生意。这么冷的天还出摊,不容易。
走过去时刚好有几个小摊在,我就提议买个糖葫芦,好久没吃了,也想吃呢,顺便照顾一下人家的生意。跟儿子说了我的想法,儿子表示赞同。于是我们就朝那家卖糖葫芦的小摊走过去,路上我随口说了一句:“不知道他家的糖葫芦好吃不。”一旁的儿子说道:“你都说了照顾人家生意的,那就不要管好不好吃了。”
妈呀,这小子,真是通透啊。大人总是习惯性地瞻前顾后,孩子却还记得我们的初衷。“对,你说得对!”然后,我们过去买了糖葫芦。买好之后儿子说想去商场里转一下,用他的话说叫“躲避一下风雪”。很幽默吧?要知道我们可是刚从公园转了一大圈回来的风雪人啊。好吧,就依了他。
我俩刚走进商场大门,儿子就提醒我“不要花钱。”妈呀,这节约意识真是好啊,都知道时刻提醒我这个爱冲动消费的女人了。当我打算下一楼超市转转时,儿子说:“不去超市了,去了又要买东西花钱了。”好吧,打折的也不要啊。那就不去,尊重他的意见。他跑到入口那面墙那里,玩了起来。
我本来打算糖葫芦带回家了再吃的,家里还有爸爸和弟弟呢。可是儿子说他想现在就吃,给爸爸和弟弟留一半就行了。于是,我们就开始吃了。一颗糖葫芦刚好从中间分开了,我俩就一人一半。当我们吃到第三颗的时候,儿子提醒说这个吃完了就不能再吃了,剩下的三颗是爸爸和弟弟的。原来他心里是有谱的!等我吃完后,他就把剩下的三颗装进了袋子里。这规则意识,根本不需要人提醒。
就像从公园出来时,他说想听故事,我说只可以听两集,他听完两集后就把手机给了我。这就是规则感!
回家时经过小区里的超市,儿子告诉我这个超市里面的东西很贵。他说外面两块钱的巧克力,这里卖三块。他就会跑到外面去买,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少花了一块钱。我随即夸他:“真是长大了,知道货比三家了。”我还夸他有智慧。我说:“今天的文章有了,就叫儿子的智慧。”
准备进单元门时,我试图抖掉伞上的积雪,但总是不干净。儿子走过去接过我手里的伞,一开一合,两个回合就把雪抖落了。我在一旁看着,真心觉得孩子有智慧。
晚上睡前故事讲的是科普绘本《蟋蟀的日记》,前面讲到蟋蟀爸爸在练拳击,后面又讲到蟋蟀爸爸告诫小蟋蟀“要保护好牙齿,我们是用牙齿对付敌人的,而不是拳头。”弟弟疑惑地说道:“那为什么蟋蟀爸爸还练拳击呢?”
是啊,为什么呢?我也不明白。
后来弟弟又问了这个问题,哥哥说:“那很正常啊,就像我们是用拳头的,可是我们也要保护好牙齿啊。”是啊,有些道理。
两个小家伙,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听他们聊天,很有趣。不怕你找不到答案,就怕你没有问题。有问题,就是进步的开始。跟孩子们聊天,可以学到很多智慧。有时候,他们是我们的老师,在某些方面影响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