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传,是为了讽刺中国人的劣根性而做。差不多先生觉得凡事差不多就好了,凡事何必那么认真呢?结果他的生活因为差不多理念变得越来越差不多,结果后来还因为请来看兽医的医生来给他看病,结果被治死了,临死前他口里还在说着:“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直到死,差不多先生一直奉行差不多的理念,从未改变,真是很佩服他的执着精神。
反观另一种观点,是在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中说的,德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生活是具体的。他经常会去到世界各地,有时候在一个地方迷了路,向别人求助,有些人知道个大概,然后瞎指路,反而误导了他。而在德国,这种事情很少出现。他说他在德国转车时找不到对应的车站,向别人求助,有些人就直接把他带到车站。他跟德国人聊天,问德国人是不是都这么乐于助人,他朋友说,德国人觉得,如果他已经开始帮助你了,他会觉得有必要把这件事解决掉,而如果是因为语言不通而他又不那么赶时间,他会直接带你去。这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儿:靠谱。只要他答应了你某件事,他一定能帮你办成,否则他不会答应。而且德国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处处体现具体原则,谈论一件事情的好与坏,他们不会只停留在观点上,他们会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指标来分析验证自己的观点,给他们以数据支持。这样让自己的观点站的更稳。
由此,想到了中西方做饭的一个对比,对于中餐来说,同样的菜谱,不同的人做出的味道也不尽相同,而西餐,只要你严格按照要求来做,基本上是可以一次成功,而且口感也差不了很多。为什么呢?我的看法是,中餐没有固定的标准,比如一勺盐,那是多少呢?不同的勺子,不同的人定义都不一样。而西餐做的时候,会精确的定义时间,克数,这就有了量化的标准,所有的人的标准都是统一的,而不是凭经验似的摸索。所以西餐有很多的快餐连锁,而中餐很少,即使有,也有很多都是火锅之类的。因为没有标准化,流程化,就很难批量复制。现在也有很多包子铺,小吃开始慢慢往这条路上转型,以后这样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多。
从这些小事,我们就可以看出,为什么德国人做精密仪器很厉害,而中国人不行了。因为他们凡事都在追求一种方法论,在这个方法论的框架下,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只要安安心心的做好这颗螺丝钉,你就能够分享因为社会高度协作分工中带来的效率提升的红利。而对于每一个螺丝钉的个体来说,他们要做的就是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技术水平磨练到最好,对精度的严苛态度,让他们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大家一提到德国货,首先就想到的是精度高,其次是贵。而中国货,大家的印象就是性价比高,适用于大多数场合,但对精度要求稍高就会逊色很多。
而对于我们生活的宇宙,目前人类已知的有两套方法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前者是研究宏观事物的,在人类已知的范围内,这个理论目前仍然适用;后者是研究微观世界的,就是研究宇宙粒子的组成,已知的最小单位是夸克,当然现在有人提出弦理论,但是这个理论目前还在研究中,并没有成为公认的理论基础。而目前困扰人类的是这两大理论体系中间没有桥梁,他们看似独立的两套系统。可是理论上讲,他们之间应该是没有鸿沟的,只是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把这座桥架起来而已。
从制造上讲,中国对大的,宏观的东西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中国有人的优势,有资源的优势;可是对于微观的东西,中国还很落后,像现在发展迅速的半导体产业,中国水平一直很落后。即使有半导体设计能力,可是从设计出来到能够量产出来,这中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各种精密仪器的配合。而目前这种精密仪器,没有国产,只能进口。我觉得这不是中国人笨,而是中国人对小没有概念,中国人凡事讲求中庸,差不多就好,不愿意认死理。这种生活态度也多多少少影响了科学态度,所以对于小的东西,大家都觉得差不多得了,何必那么较真,结果就成就了现在的局面。
凡事都差不多,那就只能得个平均水平,还是差不多;凡事都是具体的,那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该紧就紧,该松就松,这样才是治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