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事情中的巧妙和欣喜都是在你坚持了一段时间、深入地投入之后才产生的。很多事看起来很没意思、很肤浅,直到你开始做以后,才不会这么认为。一段时间后,你才会意识到,原来很多方面是你一开始不知道的。你看似无法彻底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彻底理解它,都需要你在这件事上坚持下去。
2、兴趣不是通过反思发现的,兴趣是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引发的。
3、从根本上说,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无聊的情绪,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反应。即使是小婴儿,他们也往往倾向于将目光远离已经看到的东西,而转向新鲜事物。事实上,兴趣(interest)一词来自拉丁语“interesse”,意思是“不同”。在字面意义上,若要有趣,就是要有所不同。我们的天性就是喜新厌旧。
尽管对一件事情感到厌倦是常见的,但这并非不可避免。如果你重新再看坚毅力表,就会发现,有一半的问题是关于你的兴趣能否在长时间内保持一致。这就回到了一个事实:坚毅不只是发现一个人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会深化自己的兴趣。
4、问自己几个简单的问题:我喜欢思考什么?我的思绪经常在哪里游荡?我真正关心的是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我喜欢怎样利用自己的时间?我完全不能忍受的是什么?如果你觉得回答这些问题有些困难,那么可以试着回忆一下自己在十多岁时的情况,通常这是职业兴趣开始萌芽的时期。
这段可以与《第二座山》戴维·布鲁克斯中的一段共同理解:
尼采在他的文章《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中写道:“发现人生使命的方法就是回到你的过去,列出你感到最充实的时刻,然后看看你是否能够把它们贯穿起来。”
尼采写道:“让年轻的灵魂审视自己的生活,并着眼于以下问题:到目前为止,你真正爱的是什么?是什么让你的灵魂振奋?是什么同时支配和愉悦了你的灵魂?把这些受人尊敬的东西在你面前排成一排,也许就会揭示出贯穿它们的本质和秩序的法则:自身的根本法则。”
5、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曾说过,他就是用刻意练习来提高写作水平的。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说,他会收集杂志《观察家》中最好的文章,然后反复阅读、记笔记,并将原件收藏在抽屉里。接下来,富兰克林会重新把文章写一遍。“我把自己写的文章与原文进行比较,找到我的缺点并加以改正。”例如,为了提高逻辑论证能力,富兰克林会打乱文章的笔记,然后试图把它们按照合理的秩序整合起来:“这是为了让我掌握理顺思路的方法。”同样地,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富兰克林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将散文改写成诗歌,把诗歌改写成散文。
富兰克林妙趣横生的格言让人难以相信他不是一个“天生的”作家,但我们也许应该让富兰克林自己来下定论:“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6、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在刻意练习中既获得最大的效益,又获得更多的心流体验呢?
①刻意练习的每一个基本要求都很普通:
·一个定义清晰的延展性目标
·全神贯注及不懈努力
·即时的、有益的反馈
·持续的反思和完善
②让刻意练习成为一种习惯:
找到你做刻意练习最舒服的时间和地点。找到以后,你就得做到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刻意练习。因为按照惯例行事是克服困难的不二法门。大量研究表明,当你养成了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练习的习惯时,你自然就会坚持下去。
③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将自己从有碍于享受挑战的评判中解放出来,像婴儿或幼儿一样,完全不介意从错误中学习。
7、我们通常是从一个自我导向的兴趣开始,然后进行严于律己的练习,并最终将它与以他人为中心的目标整合起来。
8、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也会有感到气馁的时候——我会看着别人先我一步升职;我想让事情以某种方式进行,但它们却走到相反的方向。在那些节点上,我会对自己说:‘只要继续努习和学习,一切都会变好的。’
9、“我们认为脑回路是有可塑性的。如果你在年轻时经历过挫折,或经历过一些很强的负面事件,而且你自己克服了它,你就会发展出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应对此后的逆境。重要的是,逆境给你带去的挫折必须是相当强的,因为这些大脑区域需要以某种方式联结在一起,生活中一些小小的困难并不会让它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