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遇见21天共读群,在这21天里,每天清晨杜老师的海报、潘老师的任务发放、常老师的领读音频,像一股清流滋润我们的心田。同伴们毫不吝啬的分享、讨论像助长剂,让我们一起向学习共同体发展成长。21天共读虽结束,但是学习的脚步不会结束。
第一次听到《静悄悄的革命》的书名,是在2020年6月26日那天。那天我们的校长在他“以阅读的方式行走”的公众号上发表了这本书的读后感,批判与建设的力量——读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有感,此篇文章2015年9月在《江西教育》上发表过。在读后感中,他被佐藤学先生一针见血描述了日本教室里的“主体性”神话现象,批判了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教育中的形式主义的精神所感动;为佐藤学教授脚踏实地的建设所感动。站在校长的角度,他为学校教育的发展留下自己的思考。我是一名班主任教师,读完此书又给我留下哪些感动与思考?
班主任是和学生、家长打交道最久的。佐藤学教授这本书是他直接参与过学校和课堂的实践后所得的结晶。在书中指出,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和教师、教学内容、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是在交往中进行的自主的、合作的活动。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就像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副标题所书——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
一、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室
课堂的实施者是教师,要想变成“润泽”的教室,向创造性学习迈进,教师就要改变观念,改变自己主导者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活动,把自己作为教室中与大家共同学习的一员。在教室里,教师要关注每个学习对象并与之对话,倾听学生的发言。例如,高年级数学的复习课中,可以让每个学生当小老师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知识储备水平,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还要鼓励不同的声音,让学生乐于把自己不同看法说出来,让学生经历实践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都能打开心扉。在教室里形成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
二、形成相互学习的教师共同体
怎样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室?从改变教学开始,要让教室里有润泽性的学习发生,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所发布的教学口令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要与学生产生共鸣。比如,刚进幼儿园学习的小朋友,脑海里没有直线这个这个抽象思维,老师发出口令,让他们站成一条直线。很难,但是让他们站成毛毛虫,他们脑海里就有表像了。所以说我们教师的备课很重要。教师的工作不是闭门造车,要勇于打开教室的门,自己又迈进别人的教室。在这里佐藤学教授指出,我们的公开课,是研讨授课过程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分享,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授课出现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大家彼此相互交流,相互想解决办法,不是对上课的好坏的评论。只有这样愉悦的交流,才能打开教师的心扉,让教师彼此走进各自的教室,教师之间才能形成相互学习的愉快的共同体。教师的课堂改变,学校才能改变。
班主任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一个学生的教育不是班主任教师一人之力完成的,是家校共育的结果,学校理想的共同体是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共同参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