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自己20年对写作学研究的基础上的提出的言语生命动力学的理论。
作者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和动力,很多语文教师也不知道为什么写作或者很少思考这个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动力的缺失是根本性的确实,接着作者对西方动力学研究与言语生命动力学相关的内容做了一个介绍、梳理和评论。
里面主要涉及的学科领域是哲学和心理学,作者把它们分为三部分:精神性动力、智能性动力、生命性动力。其中精神性动力里面又分愿望论(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为主)和需要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智能性理论又分了极端环境论(华生的刺激反应论)、驱力论(赫尔的行为主义)、认知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三个部分;生命性动机包括生命论(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人的哲学)、天赋论(乔姆斯基的语言天赋论)、存在论(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作者对西方动力学研究的这些介绍和梳理,其实就是一个简洁的现代心理学史和哲学史。读完这一部分我知道了原来每一个心理学的流派都是对前面流派的批判和吸收,上我理清了这些众多流派的关系,同时作者扎实的学科历史研究方法对我的启发很大。
作者在这一节还探讨了“应世”的动机和“宣泄”情绪的动机,作者认为这两种动力都不是写作的终极动机。其中“应世”的动力在作者看来只能是一种外因,它主要是拉力和压力,而不是“推力”;宣泄情绪的动力在素质教育中受到了重视,很多学生开始写难过、写伤感,写痛苦寂寞,然而作者认为这一动力是一种缺乏性需要,它可以作为一种过渡性需要,但是不能作为人的言语发展的终极性需要。读到这里我就想起了教过的几个学生,其中Y同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