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里的芦苇是婉约而清丽的,让人念起,都是满心的欢喜爱怜。而在河西走廊的戈壁荒滩,湿地里的芦苇不仅长得浩浩荡荡气势磅礴,而且和同样飘逸优雅的几池荷花相处一隅,苍茫旷野,白色芦花漫天旋舞,满池碧荷温婉幽静,在此竟然是这样的和谐。
今年盛夏七月,朋友问我,湿地公园内众荷喧嚣,恣意繁盛,约不?肯定约!于是在一个周末的午后,我欣然前往。傍晚的荷塘,分外宁静,穿过垂柳如烟的石子小路,踏上木头栈道,便到了荷塘深处。 一池青碧,满塘荷花,荷花的叶子在清波上温柔可人的轻轻摇晃,梦幻一样美的花朵,有的粉红、有的绯红,也有白色的,千姿百态,每一朵都开的绝美极致,超然淡泊。临近处,则是另一池黄色的睡莲,叶子躺在水面,花朵也贴在水面绽放,真如睡着一般。
据说,荷花只有生长在池塘里,花期才能较长,而采摘回家蓄水插瓶则不出半日就会萎靡凋谢。所以在每年的六月至九月间,总会看见荷塘的荷花此开彼落,持续不断。去年九月初,和母亲一同去了这个湿地公园的荷塘,幸得那满池繁华还在,只是池中荷花有些稀少,不再千朵万朵。没有一丝风,静静的水面,偶见荷花粉嫩的花瓣,轻轻落入水中,水中的荷影,在触水刹那花影交叠,自有无边的禅意。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荷花在飘落的刹那应该是最美的,开合舒卷,一任天然。池中硕大的荷叶有的半卷枯黄,有的断了枝梗,浸入池内,还有一些莲蓬,高高的擎在荷茎之上,成为一支支孤高的姿影。
在广袤的河西戈壁,这里半城芦苇掩映半城塔影,水草丰盈间就多了一份江南柔美的水乡气息,于是便有了江南的风情和彼岸的风景。荷花淡雅清净,不知在初次迁徙至此时是否有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小心思,但见它们郁郁葱葱,袅袅婷婷,从容安静,在人工湖里千层万层的莲叶间,回眸、惊艳,却也是我在江南也未曾见过的壮观。那么,我想所谓的禅,无非就是在现实的泥沼里,超越自己,让心灵开成一朵清静之莲吧!
越是美的东西,越觉得神圣。几年前,就想以荷花为题写点什么,在北京大观园、在扬州的瘦西湖和无锡拈花湾小镇,那里均有一池碧荷,莲一样的气韵,荷一般的清芬,可是越是神圣越觉得只能远观而有些疏离,总是难以下笔,只留得纯真的念想,两两相望。
2020年入冬的第一场大雪,飘飘洒洒再一次拂过河西大地,看见朋友圈的湿地公园满池残荷,在雪中静静伫立,一支支荷茎擎着一朵朵雪花,从盛开到凋零,无一不彰显从外形之美升华到精神之美的蜕变过程。远处,亭台长廊小桥,古色古香栈道。感觉自己再一次走进了那唯美诗经的古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