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夏夜,便是蛙的世界。当太阳一落山,黄昏的薄霭像轻纱一样笼罩着田野的时候,蛙声便逐渐热闹起来了。这时候,人要是从田塍上经过,就只听见路两旁卜通卜通的声音,蛙儿们纷纷跳入稻田去了,蛙声也暂时停息;但是人刚一走过,它们又扯开嗓子,放肆地叫起来了:呱呱....
“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人赵师秀说的没错,蛙声最大的特点就在这个“处处”上。顺着池塘南面的田埂向东行,蹲下身子聆听,打开手电细找,拿着木棍拨弄,费尽这番周折,终是寻不到一只青蛙的身影。只觉得处处都是,而又处处不是。
古人称蛙鸣为蛙鼓,我想,只有富于战斗性的鼓声,才能组成这样壮丽的乐曲的。它给人感情上的影响是健康、饱满、乐观,是和平与劳动的生之欢愉,是秋后丰收的喜悦。辛弃疾《西江月》词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可以说蛙鸣曲就是“丰收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