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分别是黄帝、颛顼、喾、尧、舜,五位对华夏和历史的贡献,大概是黄帝打败炎帝和蚩尤,统一了华夏,初步形成了中国多民族的状况,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之后的几位帝王,就没有什么战争了,主要是治理华夏,对付自然灾害等,为华夏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话说舜的父亲和弟弟都很憎恨舜,想杀之而后快。以前阅读的时候就很奇怪,他弟弟象想杀死这个异母兄也就算了,他父亲瞽叟为什么也要杀死儿子?眼盲,心也盲了吗?而且,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帝王都已经命他为接班人了,瞽叟和象还想杀死他,连尧的面子都不给,这很不正常啊!
有人说,其实瞽叟和象是被尧“收买”的,尧想试探舜,看看他的德行(百善孝为先),父亲和象那样对待他,如果他还没有任何怨言,说明是可以托付天下的。最终,舜通过了测试,对待家人始终如一。
尧舜是古代大圣人、理想帝王的典范,除了绝圣弃智的道家之外,无论是相互攻击的儒家和墨家,还是刻毒的法家等等,都以他们为典范。但是,有些记载却认为,其实尧舜根本不是自动让位的,而是被“囚杀”的!其中提出这个观点的,就有我们喜爱的大诗人李白,其《远别离》就说:尧幽囚,舜野死!
如果李白大哥的记载是正确,事情也许是这样:尧其实想把帝位留给儿子丹朱,但是舜的名气太大了,大家都认为他是理想的继承人,尧不得已,说我去测试测试他!这样,尧有正当的理由,便叫瞽叟和象去“测试”舜,其实他暗中也派人去杀舜,但也许娥皇和女英真的爱上了舜,帮助他躲过了灾难,最终登上帝位。舜知道了这些事情,内心对尧充满怨恨,故此等到尧衰老,便将其关押起来,直至病死。
而鲧治理洪水一直没有成功,舜把鲧杀死——治理洪水不成功而已,又没有犯下滔天大罪,应该罪不至死啊,舜应该是以尧的名义杀死鲧,目的是让禹恨尧,想借禹的手杀死尧,但禹最终查明真相——禹登上帝位之后,也重复舜的所为,而且为父亲报仇,把舜放逐,使之野死苍梧!
天啊,这样太阴谋论了,一下子抹黑了三位大圣人,大家不要相信!
《华夏通鉴》-五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