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当中经常看到很多人一直在忙,但总是拿不出成绩,读书也不例外,上学时经常看到有人笔不离手,眼不离书,但是学习成绩很差的同学,这些情况使人们怀疑努力的可靠性,还好仔细观察,他们并不是真的努力,只是做出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比较努力。
他们效率低下,根本原因是逃避困难。
任何任务都可以分为两部分,简单和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快速做完简单部分,剩下的部分全力用来解决困难部分,但是人们的做法普遍是把所有的时间用来解决简单的事情,而对困难的部分视而不见。甚至暗地里希望它消失。
这样的行为与动机有关,而人们的动机主要有两个:奖励与惩罚。从最浅层面看,尽力做获得奖励的事情当然最划算,回避可能招致惩罚的事情当然是最合理的。但是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开始,甚至是唯一的起点。古人说的“吃一堑长一智”即使这个道理。
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一过性的,总会阶段性的有奖有惩,受到奖励后,有两个选择:重新来过和见好就收,受到惩罚时也有两个选择:从此再也不碰和挣扎着找一条路,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忽视 后者。
所以很多人说自己喜欢做事情很可能只是因为简单。所以如果不能控制这种跳避倾向,再多、再好的任务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任务中的困难部分永远无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