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溺”字引发的…》
下午第一节是语文,讲新课学生字,讲到“溺”的字形时有这样的对话:
“请同学们看‘溺’字的偏旁是什么?”
“三点水——”孩子们异口同声。
“那说明这个字与什么有关呢?”我想启发一下他们。
“与水有关。”
“对,与水有关。你们看,‘溺水’一词意思是,水太多了,人被水淹到了,是吧?”
得到孩子们认可后,我突然想到一个词,就问孩子们:“那‘溺爱’该怎么理解呢?”
“爱太多了!”孩子们特意把太字念得很重。
“是啊,无节制地给孩子似水般的“爱”太多时,孩子也会被淹着的!”
课上,我觉得对这个字如此解读,可能只是让孩子们记住了这个字的读音、写法。课后,我在琢磨:这个字造的挺有意思,如果把“三点水”比作父母对孩子过度的爱的话,就可以这样理解了溺字了:父母过度的爱,让孩子变“弱”,父母用过度的爱“害死了”自己的孩子!
如果在爱的大旗下,如此“谋害”自己的孩子,是多么残忍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