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记得「拜占庭的陷落」、「滑铁卢的一秒钟」、「斯科特临死时的书信」等等令人印象深刻的历史瞬间,《人类群星闪耀时》就是从历史细节切入口,窥探历史的偶然,但不得不说,这只是小尺度的把戏。
而今天这本书《极简人类史》,用的是大尺度的手笔,时间跨度大,地域覆盖面大,牺牲一些重要的细节,试图勾勒更大的框架。
读历史就是这样,小尺度的故事让人沉浸,大尺度的框架让人震撼。尺度小了,读一本就是一个「哈姆雷特」,尺度大了,读一本则是一千个「哈利波特」。
一、历史给你带来什么
如果身边的人,告诉你「历史无用论」,只能说,他们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但妨读过一本「大尺度」的历史学或人类学,它带给你的思考,远比研究一个史学真相要重要得多。
第一,历史提供一条「第一性原理」的思考通道。现今社会上很多事情,其实只是沿用了原来工业时代的一些思维和做法,但它们其实已经过时了,人们却不愿放弃它们。通过历史,寻根溯源,探寻它们的存在合理性,不必盲目遵循,其实你有更多选择。
第二,历史提供一种「动态」的观世视角。如果人执念于当下种种,对过往的猜测和片面考究,很容易把事件给静止化了,给人一种扭曲的时间感。「以史为鉴」,要找准合适的历史节点,动态看待历史。历史是胜利者(幸存者)写的,于是「幸存者原则」便会发生作用,他们总把成功归功于自己,把失败归功于环境,幸存者往往不知道幸存的原因。重回幸存的那一刻,才是关键。所以创业公司要学的,不是现在的微软谷歌,而是1985年的微软和2003年的Google。
二、历史的分期框架
如果你拿到这本《极简人类史》,阅读攻略就是,直接翻到最后的附录B(199-208页),这是它最精彩的部分:「历史的分期框架」。
还记得吗?我们学历史,常常第一步就是划分历史时期,划分历史朝代,好像理所当然。可事实上,历史是连续的,「分期」是一种人为的断代,它只能说是在「研究历史」和「扭曲历史」之间的一种妥协。
任何一种编年体历史都会强调过去的某些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回想一下,是不是很多分期方法,总会把价值判断给强塞到某个时代里?诸如:贞观之治、黑暗时代、文艺复兴、民主革命……一旦给一段历史贴上这些标签,不得不说,看待它们已经不能保持中立了。
如果再严格一点,我们描述历史,常用公元前和公元后,这不就使用了基督教的历法,那岂不就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姿态了?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崇祯元年,而要使用公元1628年呢?
这些到目前也没有确定答案,但作者提倡的「大历史观」可以缓解这种不适:
也许当我们用大比例尺看待历史时,发现的最重要的对象莫过于人性。以这种尺度,仅以这种尺度,才可能把人类的历史轨迹,作为整体看待并有所感悟。
作者基于一种折中方案,结合一个合理而广泛的共识,把历史分为三大段「采集狩猎时代——农耕时代——近现代」,这里他采用的是「以技术变革为基础」框架方法来划分,在每个大时期之内,再灵活根据「群落、城市、国家」的聚集程度,细分出不同的阶段。
从整个范围来看,人类历史存在一个指向性,似乎有一个清晰的时间顺序。这条大尺度的历史脉络,潜在的逻辑性顺序,反映的是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化。技术驱动的历史,它「指向性」恰恰印证了《失控》提到的「科技趋势」。
三、大尺度的眼界
《极简人类史》的观点,比起有点激进的《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更显得中正和温和,跟普通的教科书的内容差不多,可能不能一下子就把你镇住,但细细读后还是有不少联想和思考。适合中学生阅读,特别是在学历史之前,把一套历史的大框架建立好,再往里面填充细节。
它有三点,还是跟《未来简史》能走到一块去的。
- 承认人类的「文明进化」,比普通的历史演化更加有效;
- 技术驱动历史,重视技术的因素,而不是普通的历史书认为的政治和经济;
- 人类进入农耕,其实是不幸福的,被人口压力所迫,不得不农耕。人此过程驯化动植物,其实也被动植物驯化。
本书涉及人类迁徙、文明演化的部分,可以配合戴蒙德的《枪炮、病菌和钢铁》一起读,比如都提到:
为什么美洲会被殖民,而不是美洲殖民其他大洲?
美洲大多数有可能被驯化的动物,都在采集狩猎时代消失殆尽。
虽然本书副标题是「从宇宙大爆炸到21世纪」,但是其实主要都在讲「地球往事」。说起「地球往事」就不得不提《三体》,它是一本从更大尺度来看待地球文明的小说,上升到「宇宙层级」,我觉得里面有一条值得人类记住的道理: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命以岁月。
希望人类历史在地球往事中,是属于带来「文明」的那一种,而不是为了延续文明而使出人性阴暗面的那一种。
读历史,更要有「大尺度的眼界」,同类的书多少都了解一点,彼此的相似互相印证,彼此的不同互相补充,不同视角看待历史,慢慢积累起一个全面的整体意识。
四、历史的基本轮廓
历史有没有一个基本的轮廓,到底推动历史的是哪个因素?各家有各家的说法,还没有定论。
从不同的书中看来大致有六个因素,它们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人口是历史的压迫力,政治是历史的表现形态,经济是历史的底层建筑,科技是历史的核心驱动,商业是历史的网络,宗教是历史的广播。
从局部细看,常是我们熟知的政治经济的地域之争,但从大尺度来看,人口逼迫人类社会形态的转型,科技掀起的历史进程的浪潮,商业建立起世界的交易网络,宗教靠信仰驱使人类去完成各种使命,这些都不能再被忽视,相反它们的存在可能解释一些大的历史潮流。
比方说商业对历史的影响,马云总结过一句话:「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停止了贸易,那么战争就将开始。如果战争停止了,这个世界就会开始贸易。」有些因素改变的社会形态,但商业改变的是世界的联系,影响千丝万缕的联系。你看闭关锁国,一禁商,大清朝不跟人家做生意,人家只能搞个鸦片战争来打开市场。
从科技和人口的角度来看「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反映了农耕社会特有的「扩张消亡」、「朝代更替」的历史怪圈。政治的起伏、商业的成败、文化的兴衰,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创新跟不上人口增长的步伐」。
人群的聚集,常常需要新的生产技术,新的沟通交流技术来支撑社会稳定。没有科技的及时补充,人口不能维持在一个庞大的数量级上。但反过来,科技的创新,又会继续吸引人口的聚集,社会架构又会变得更加庞大,由一开始的稳定走向不稳定。
把这因素放入「大历史」中,现在人口已经放缓,科技的发展会越来越快,可以说当下正是科技与人口势均力敌的时代,表现为统一和平。那未来呢?可以预计到,科技的步伐将超过人口增长,那时又会发生什么呢?历史的轮廓在那时是否会有新的变化?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现。
——《金刚经》
每日精进
尺度大了,就是不一样,对历史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