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北京市海淀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官网了解到,2023年选择“逐月领取退役金”的退役军人可以准备办理报到手续,这一批办理手续的人员,主要是干部,从附件下载的干部《人员花名册》上可以了解到,选择“逐月领取退役金”退役安置方式的一共有53人。
如果单从一个区能够有53人选择“逐月”,看起来好像很多,包括大家这几年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好像都只是自己的理解,包括有好多人,自己不懂却去对别人瞎指导。
关于北上广这些地方要不要选择“逐月”呢?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过去有人在选择上欠考虑,导致最后发现原来这并不是他自己当初想要的那个选择。
如果我们把海淀区前几年选择自主择业的情况,与这两年选择逐月的进行一下对比,就可以能够看到大家的选择。
曾经有一段时间北京自主的比例超过50%以上,转业高峰时的2018年,海淀区有4000多人当年转业,其中那一年自主的人数2300多人,到2019年自主的人数1900人,2020年是最后一批自主,大概有1500人。具体的数据也都可以从官网上去查询。
一方面在军改期间转业人数比往年多好几倍,到2020年转业人数开始下降,到了2021年下降更厉害,主要是这几年每年退役军官的指标少了不少。
大家也非常关心2021年北京海淀区第一批选择“逐月”的有多少人?我们从官方网站上了解到,2021年第一批逐月的共70人。
如果我们把以前的自主与现在的逐月的数据进行对比,说明大家在选择上更加慎重了,毕竟在一线城市,还是要选择安置。
虽然选择的人数少了,但是依然有人要选择“逐月”,这也说明有一些战友,他们也是经过非常认真地考虑过之后,他们觉得自己还是选择“逐月”更适合自己一些。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估计不经历过,不了解情况的,估计是没有这样的体会的。
不是说自主政策不好才采取一些措施,包括后来做出以后不再有自主择业政策,主要原因也是有好多,不可能执行得好好的一个政策,就这样突然给中止,说明这样的一个政策还是有不少缺陷的。
对待政策方面,大家需要理性分析,政策好不好,大家需要多了解之后再去选。
有人说,政策越来越差,这个也许未必。当初在自主择业政策实施的前几年,没有多少人会觉得这个政策有多好。但到了后来,选择的人都不怎么思考,有的欠考虑的情况下,就选择了自主择业。
包括出台自主择业政策,也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出台的,当一个政策执行到一定的程度,出现了很多问题,也可能这些问题,我们好多人并不了解细节。
这里希望大家理解,有好多问题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我们只是局限于我们自己的小圈子考虑这些问题。
我们比较直接的看到了现在的逐月是不如以前的自主,特别是自主在被414之后,大家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的,也是希望政策要保持稳定性这也是必须的,要不未来怎么相信政策呢?
有关这方面的讨论还会有很多,包括现在的逐月政策,有好多不确定性,包括在政策出台后,好多情况都比较模糊,有人说,这就是为了以后调整留下“后门”,如果开始就定死了,后面就没有调整的余地。
是啊,政策的出台和执行,与好多人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希望能够更多的关心关爱那些可爱的军人,他们牺牲奉献不求回报,在他们退役时,能够给他们一个好的归宿就可以了。
不知大家对“逐月”这一政策,还有什么想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