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过往:“强”应该是我很早就有的状态——一个从小缺爱缺温暖的人怎么可能没有坚硬、带刺的保护壳?而亲和力可能也是我本来就有的。因为,在学生面前,我常常有两副面孔:用严厉和气场维持秩序,用风趣和温暖表达我内心所爱。
瑾宝昨天传达了叨叨教练的提醒,让我学会休息。反思了一下,我发现:当一个人遇到问题孤立无援觉得只能靠自己时,会不由自主、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虽然我前天觉察到,我老公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他也已经很疲惫很疲惫了,我不能再要求他做更多。但不可否认,对于眼前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我们缺少沟通和理解,没有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和生活观念,这一点,我俩还在磨合期。
这个世界上,可能很多人以为干了某一行,就自然而然拥有了干好这一行的素养和才能;可能很多人以为成了父母就自然而然具备了为人父母的智慧和能力……对于孩子的教育,我觉得很多人都需要学习。生活所迫,我老公以前经常缺席,现在也几乎不主动学习,针对儿子目前状态不好,我买了课听着不错,请他一起听,他以忙为理由,拒绝听,可能他真的忙,也可能他觉得我自己可以搞定吧。事实上,我的我我关系都没搞好,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肯定都不顺畅啊。
儿子面对频繁剧烈的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已明显出现不适,尽管我有和他太过相似的经历和困境,并正在努力自救,也在试图帮助他,可我知道理智层面的理解无法抵达他的内心,以我目前的能量状态也还不足以接得住他的挑战。回想,我买了好多好多课:教学方面读书课、写作课,古文课,作文课;帮儿子提升学习力的课,提升英语的英语课,提升阅读速度的课,读书会的课;家庭教育课,心理成长课,亲密关系课,理财课,美学课……我试图想通过自己快速成长,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现在我知道,这是奢望,白天忙一天工作,晚上和周末见缝插针地来学这些,怎么可能不疲惫?一刹那地,我知道了我胖不起来的原因。扪心自问:我的内心是何等地匮乏?
早上,听了《厌学休学孩子的唤醒之路》,我突然意识到:儿子的厌食厌学不愿意社交只是表象,他在向我们发出他的求救信号,原因是他对新环境的无力和无助感。频繁地换环境,尤其是到上海的这一步跨得太大,旧有的秩序、关系和平衡被碾压,打破,支离破碎……第一年,他曾试图努力建立新的平衡,发现挺难,于是,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甚至自我封闭,问题随之而来,我们读不懂他,就批评,指责,说教,或者忽略他……我,则游离在半懂不懂的边缘,想帮他却发现自己还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状态,无助、自责、纠结、痛苦……撕扯着他同时也在煎熬着我……
无论如何,感恩我的儿子,他像一面镜子,用他的方式帮我照见了我的内在,从此,踏上自我觉醒之路,从《自我的诞生》开始,尽快完成自我生命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