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反思 连接想法与行动的三个问句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对事件的分类:首先要对事件进行收集,要清空大脑,因为大脑是CPU不是硬盘;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记忆的;记忆是一种低级的大脑活动,不能让它占据太多大脑的资源。
杂事不可以被管理,能够管理的只有行动!
杂事与行动之间,我们要透过3个问题来连接,请你把它记下来:第一,要不要做?第二,我要的结果是什么?第三,我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
要不要做,是你对一件事情的选择与思考,可能你需要做这件事,可能你并不需要做这件事;而当你需要做一件事的时候,你要学会关注结果!行动不是目的,取得结果才是关键。所以要问自己一句:”我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就是让自己定位在结果的视角里面。
这里有一个公式给到大家:我+动词+关键人+事情
我要做什么?我要的结果是什么?我下一步行动应该是什么?
把脑子里突然想起的这件事或这个想法记下来!
如果每件事,大家都可以这样想清楚,那大家出结果的能力就会变得很强!
反思,有很多层面,我们今天这一讲谈到的是:对一件事的反思。
50.反思 用反思三问清空爆满的收件箱
我们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在我们的大脑里每天都会冒出很多想法。
如果我们不能用一个优秀的脑外系统来管理自己的想法,那么很多事情就会被遗忘,因为我们的大脑是记不住事情的。
而当我们的事情没有被完成时,我们的大脑就会感到非常焦虑。
我们把存在于大脑里的事称为“杂事”。
如果大家学会了清空大脑的技巧,学会把所有的杂事放到脑外系统,例如我们推荐的软件:Omnifocus,当然大家也可以用自己熟悉的,自己喜欢的记录软件,例如:备忘录或者纸笔记事本......都可以。
当我们把自己很多的想法与待办事项从大脑里移除,把它们移记到软件或者纸上时,我们就能进行更清晰的评估,进而把重要有意义的事都由想法转化为“下一步行动”。
见到每一件自己记录下来的杂事,我们都问自己3句话:要不要做?我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我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我们要把收件箱清空,把每件杂事都转化成:我+动词+关键人+事情。
这时候我们的杂事和想法就没有了,有的都是下一步行动。
我+动词+关键人+事情,这个句式里面有动词,有动词我们就能很容易地进行相应的行动,并且把类似的行动组合在一起批量地做。
情境清单和日程表,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分类,情境清单很灵活,日程表很严谨。
要把大脑里的想法和杂事转化为下一步行动和情境清单,以及日程表,就必须经过这3个问题:要不要做?我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我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每一件事都需要问这3个问句!
经常地使用易效能系统,你才能全面地掌控自己的工作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