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的觉醒,来自对旧有观念的反叛;一个人的觉醒,只关乎己心,开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才是最有意义的。
一群人的觉醒,往往伴随着摧枯拉朽的革命和运动;一个人的觉醒,则是伴随着一次次人生的反转和修正。
有人说,人生的轨迹是一边向前一边在修正方向,没有人一直向前不偏离轨道,但是让自己一直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就可以。
马未都说,不用要求自己一直比从前好,那样活得太累。所以辩证地说,只有变坏才能变好,变得特别好,来成全自己人生的反转和逆袭。修正也好,反转也好,清零也好,都是为了心的觉悟和觉醒。
觉醒的反面——颠倒梦想。
某位哈佛校长曾经祝福他的学生们,希望你们经历苦难,希望你们跌跌撞撞走过漫长的弯路。是的,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要一心向外追求,去观察和体验,他看到了光怪陆离、世事纷纭,也许有意思,也许没有什么意思,那时候他还没有觉醒,也不懂得反叛,可能会不舒服,沮丧,失望,对社会、对命运、更对自己;他也许会陷入深刻的痛苦中——为什么想要的美好偏偏不能在身边停留,为什么幸福总是不属于我,为什么偏执和无知要在世界横行……所谓青春几乎就像是浮士德一样,几乎就是在迷茫中寻找,感觉茫然。其实这些都是颠倒梦想。
修正自己就是觉醒。
可能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虽然也很踏实地做着工作,但是当下对于自己的意味,并不真正了解;但是随着经验的增多,他开始知道,那些名和利,权和势,被前呼后拥的过程和感觉,这些都不真正属于自己,也许,这种感觉比东野圭吾所言“从别人那里感受到讨厌自己的负面能量”还要淡些。
人生的反转带来觉醒。
假如他真正的工作过,热爱过,就一定感受过一种来自四面八方的无尽的沧桑和荒凉,这就是创业最初该有的,也是作为人需要化戾气为祥和,化蛮荒为文明的使命。他看到了人们生活的相对匮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知道自己也许已经拥有的够多了,不能再像个小孩,贪婪地只想满足自己。也不再不切实际,甚至忘记了从高中时代就开始青睐的道家逍遥和齐物的思想,因为那些都不是教人去履行责任。于是反转发生了,在逆境中沉潜得愈久,勃发的力量就越强。
因为他知道自己所拥有的只是一份平凡,知道自己是谁,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他经过了漫长的挣扎和懵懵懂懂的求索,懂得了人应该像竹子一样,必须努力向下扎根在人间的泥土里,然后向上拔节、抽枝、展叶,长成一片苍翠。
觉醒是向内求。
中国禅宗有句话,“本自具足,不假外求。”原来佛早就说过,每个人内心里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花叶菩提。他开始追求内心的圆满自在,觉得只要有一颗圆满的心,事情就是圆满的。弘一法师李叔同有个偈子来表明什么是圆满:“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多么饱满充实鲜活生动!
枯燥带来觉醒。
充实是一种心灵的尊贵,而枯燥确实也是一种实有的心情,更容易带来觉醒。充实在生命的最高层,而枯燥,那滋味得深深地品。它不是清欢,它难缠得多。勉强用形象形容它:枯燥,是秋天的草,没有生命,却在渴望火烧;漫长无聊的旅程上,灰黑的柏油路延伸向海角;一树湿漉漉的没有香味的花接近透明;一个人在蜘蛛的巨网中被无数的细丝紧紧缠绕……我不知道是不是美化了所谓枯燥的感觉,或者个人的感觉太过独特,以至于无法理解。这种感觉并不十分的美,也并不十分地舒服,它需要你去忍受。它唯一缺乏的是饱满的情感。衡于思、困于虑,却不动于情。我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什么,姑且叫做枯燥吧。枯燥的确是觉醒必有的一个过程。
觉醒的高级形式——顿悟。
什么都不想做,
却什么都可以想,
也没什么可想的,
春天的花正在准备它的绽放,
春天的雨正在阴云里边酝酿,
多任何一点念头都是造作。
但是念头就这么来了,仿佛是远方奏响的轻音乐,这就是当下的力量。脑筋里不再是贾宝玉一般“白茫茫一片真干净”,那个凛凛的寒冬已经过去了,心境开始松弛,心中的冰雪也在逐渐消融,你甚至能听见心中那春水已涓涓汇入溪流。当下的喜悦,是平静的,缺乏激情,激情还会再生。天分折损,但是还会显露,一切的苦难都不算什么,你觉醒了,与一切和解,但不放弃努力,你说,这样才是天意的安排,是对人生更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