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听了张导的直播课课,觉得这几句话对我很有触动,特别好。“1.对孩子学习,发问时从已经掌握的资源出发,用这种方法会让孩子对学习有可控性。2.用积极向上正向的语言引发孩子的正向目标。3.自己自主的前提是可控性。4.如果在考前,我们和孩子有这样的对话,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最后结束时,张导让我们用三个词表达一下今天学习的感受。表达时,我发现自己表达不出来。这又一次让我陷入恐慌,内心的对话来了:“跟着张导学了这么久,怎么还是这样?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哪里出了问题,想知道,又不敢面对。”瞬间我失去了中正状态,我什么都不知道了。正好今天学习O卡时,作业内容是觉察自己的惯性模式。我在上班,没有用O卡,我用了当下的一件事来觉察自己。
于是我问自己:你真的表达不出来,是什么障碍了你的表达?
不是,我内心是有很多话要说的,他们像毛线团乱做一团,我不知从哪下手。
问:此刻你内在的感受是什么?内心的对话是什么?
此刻进入内在去感受,有自责,焦虑,喜悦。
我害怕我表达出来自责,焦虑时,我怕被大家笑话。原来是这里被障碍了。我活在别人的眼睛里,尽然还藏在这里。看到这,我又一阵欢喜,我又深入了一层。我很开心喜悦。
问:除了焦虑自责外,你还有什么感受?
下定决心做,自己体验践行,有了方向,能来一场课。
问:在这件事情中,你的惯性模式是什么?
我不够好,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我和别人不一样,我不敢做自己。
问:非常好的发现,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我可以和别人不一样,我自豪我和别人不一样。
问:此刻,你感觉怎么样?
不由自主地笑了,内心轻松愉悦,一种对自己的慈悲升起了。
问:总结一下,你对自己有什么发现?
生活中,每件事都是觉察的对象,每件事情里都有一个惯性模式运作,看见它,就疗愈了,内心的光明自然就散发出来了。
此刻再次回忆一下早上上完张导的课,用三个词表达一下你的感受。
自信,喜悦,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