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微凉,星闪亮。远处挥散不去的车流声,并未因夜深而减弱几分。那些疾行的车辆,载着未知的人们,从黑暗里来,仍向黑暗里去。黎明到来时,他们又在何方?
人生,不过是一场旅途。一路上陪伴我们的,也只有我们自己。这想法有些悲观,事实却的确如此。双脚丈量着大地的广袤,内心里是永不停息的思绪的流淌。过往的点点滴滴,在前行的路上一幕幕回想,打乱原有的秩序,走向另一个自己。
在看《一个人的朝圣》。仍旧先看封面、封底、扉页,从有限的大字小字里,寻找契合内心的词句。正文之前,是作者蕾秋•乔伊斯写给中国读者的一封信,信中说到:
当有另一人阅读时,一本书就活过来了。在那之前,它只是词句。而且人们需要书。我是说,我们真的需要书。书能帮我们理解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它们提出问题。它们提供另一种选择。它们和我们碰面,在秘密的家中,或者在我们去上班的路上,等在学校大门口或坐在公园里时。它们对我们说,不,你不是独自一人。因为你的那种感觉,我也感觉得到。
你读书时有没有这种感觉——它解答了长久积压在你心头的疑惑,它写出了你期待而不敢轻易进行的尝试,它完全照搬了你的人生?无论哪种,我想,都足以令你手不释卷了。
读书,跟与人相处有几分相似。话不投机半句多,再怎么努力也看不进去。吸引着你去读的,也许理由不尽相同,却能带给你安静的思考,或者思想的沸腾。总之,能打动你的心。
一本书,只有能打动人心,才有其价值。正如乔伊斯所说,遇到读者之前,它只不过是词句。很早就被教育“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用心写出来的东西,包含着真情实感,因而才具有了生命,打动了自己,也才能打动别人。也常听说若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东西,才是真正的高手。
所以,我们喜欢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都能从中找到“同感”,甚至不自觉地将书中的角色自我化。
就说《一片叶子落下来》吧,不知道多少人看它时,会把自己当成那片对世界满怀好奇、对死亡满怀恐惧的小叶子,我读时是不由自主地把它当成了另一个我。小的时候,我也有各种各样的疑问,即使长大了,也仍然“贪生怕死”。死是怎么回事?既然必定会死,生又有何用……一个个疑问接踵而至,那片最老、最聪明的叶子,以长者和智者的身份,引导小叶子直面生死,活出价值……
两年过去了,还记得那个小女孩写在日记本上的话:那天,奶奶叫我去给爷爷擦口水,我拿了纸巾过去。后来,爷爷就睡着了。那是我最后一次给他擦口水……一个二三年级的孩子,读了《一片叶子落下来》后,有感而发,竟能如此坦荡地书写悲痛,她想问问的问题,她想要找的答案,都在书里吧。
为什么读书呢?我想,是为了在字里行间遇见另一个自己吧。
(文字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