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越来越近了。
干干净净过大年。
大扫除,真是一项琐碎又繁重的浩大工程。
回想年轻时,我有着些许令人哭笑不得的小洁癖。
那时,我眼中的大扫除,是一场对家彻头彻尾的“洗礼”。
从一尘不染的地板,到房顶上高高悬挂的大灯,从明亮通透的窗户,到摆满衣物的衣柜,每一处角落都不能逃过清洁的“法眼”。
当然,我一个人难以完成这。时间与精力都不允许,那就请钟点工帮助呗。
岁月真是一把神奇的刻刀,不仅雕琢着年轮,也重塑着生活习惯。
随着年岁渐长,居住的房子也越来越宽敞。
不知不觉间,我变得愈发“接地气”。曾经对卫生近乎苛刻的要求,正一点点降低,那个执着于小洁癖的自己,也慢慢远去。
其实,所谓的小洁癖,不过是对环境卫生过度的执念。
木地板必须先用吸尘器仔细吸过,而后再趴在地上,用毛巾擦拭,心里才觉得舒坦。
如今呢,没这般心劲儿了。清洁地面的重任,交给了智能机器人。
让机器人工作也是有技巧的。第一次,先让它自由穿梭,大致清扫地面的灰尘与碎屑。接着,我把地面上的物品挪挪,为机器人创造更畅通的路径,让它进行第二次全面清扫。两遍下来,地面基本就能达到干净整洁的标准。
一直以来,我习惯于日常收纳。
家中物品摆放得越少,就越显得整洁有序。
日常使用的物品,我都会随手收纳归位。我购物向来理性,非必要的东西绝不轻易购置。
否则,既占地方又得日常打理,太费精力了。
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一种消费怪圈。很多时候,购买物品并非真的出于需要,而是满足内心的冲动。总觉得不买就亏了,仿佛错过就会留下遗憾。
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执念呢?习惯了不停地买买买,一旦停下,心里就空落落的,无聊难受。
幸运的是,如今的我已经放下了这种执念。
曾经,我也热衷于购物。多年前在美国购置的衣服,有些至今还静静挂在衣柜里。去英国时,从适合春日的单鞋,到冬日保暖的高筒靴,我忍不住将四季所需的鞋子统统收入囊中。
以前出国旅行,出发前我总会信誓旦旦地告诉自己,这次绝不多买东西。
可往往是,返程时不得不再购置一个行李箱,才能装下那些精挑细选的“战利品”。
当然,我也并非盲目消费,而是经过对比国内外价格后,挑选一些质量上乘的物品。
然而,几年的口罩及后口罩时期,极大地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
我不再热衷于购物,甚至连逛街都提不起兴趣。
如今,我更喜欢闲暇时宅在家里,种种花、养养草,或在小菜园里刨地种菜拔草。
有时,仅仅是挥舞着大扫帚清扫院子,看着干干净净的院子,心中也会涌起一种别样的满足。
年年过年,心境不同。
从对清洁的执着,到如今坦然接受生活的不完美;从疯狂购物的冲动,到理性消费的淡然。
或许,这就是岁月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在辞旧迎新的轮回中,不断收获成长与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