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负责任地说,写作会上瘾,这是一条不归路。
开始在简书上写作,是4月12日,至今已经整整44天。记得5月8日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刻意练习,说说我在简书的27天》,得到许多人的点击和喜欢,并被推首,这真是对自己的极大鼓励——原来自己好好写,还是有人会看的呀。
相比其他伙伴,我天资并不聪颖,每天绞尽脑汁写文也是醉了。但我想改变!在我看来,要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最好的办法除了阅读、运动、旅游之外,就是写作了。运动和旅游是身体在路上,阅读和写作是心灵在路上。
写作是梳理思考的过程,同时也帮助我梳理情绪。不过,大部分时候写的很苦,一方面是源于逻辑混乱,一方面是源于不善表达。但不写的话,单纯让这些细碎的想法充斥大脑,岂不更痛苦?所以我尽力去整理,去思考,去表达。
果不其然,每次写完我的心情都非常好,大脑被清空才能得到更好的休息。
偶尔也想“放自己一马”,比如工作繁忙的时候不想写,比如周末全天带娃没空写。可例外这种东西,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不想就这样轻易被打倒,于是我学着精力管理、提高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我写作和思考的速度也有了一些提升。
一般上午会思考写什么,如果来了小灵感,就在手机app上面简单记录关键词。午饭后是正式的写文时间,先推公众号,然后写简书,已经成了习惯。就算脑子里没有成型的思路,也按计划把上午的草稿打开,静下心一点点写,慢慢思路就来了,很神奇。
写了一个多月,对于如何才能持续写出好文章,有几个感受:输入很重要、读者很重要、平台很重要。
1、输入很重要。这其实就是自我学习能力,一个作者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见识和心灵,才能写出有内容的东西。通过读书、交谈、旅游,多和不同的作者、朋友、风景对话,多体会多思考多感悟,让头脑和内心丰盈起来,写作灵感才会源源不断。
2、读者很重要。虽然说写作是自己的事情,不该抱有太强的功利心和目的性,但如果写出来的文字一直没人看,还是蛮打击人的。所以要有读者思维,想想什么样的文章别人才喜欢看,包括标题、文章开头、文中事例……现在信息太海量,如果你抓不住读者的心,别人就不会在你这里浪费太多时间,你就只能自嗨了。
3、平台很重要。简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写作平台,这里聚集了一帮正能量的小伙伴,而且互动性也很强,你总是能及时收到别人对你文章的反馈。而各种专题投稿,也让你对自己的文章有更清晰的定位,编辑的退稿提示,又可以让你反思自己的文章有哪些不足。
写作的时候也会遇到瓶颈,怎么办?我用晨间写作来调整自己。
这是我在《创意,是一笔灵魂交易》一书中学到的方法,每天早上固定20分钟时间,用钢笔在本子上,无主题胡写!是的,胡写!写下你的意识流,第一时间写下你的想法,写到停不下来。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逻辑脑和艺术脑,与艺术创作相关的事情更多的是使用艺术脑,写作就是如此。艺术脑可以在不同事物和观念之间自由行走,有着很强的联想力,但我们多数时候使用的是逻辑脑。
逻辑脑里面都住着一个完美主义评判者,他会用尖酸刻薄的语言,不断打击和颠覆我们的自信,理性、规则、谨慎……是它的行事风格。逻辑脑潜意识里的愤怒、烦恼、抱怨情绪,都会阻碍我们的创造力。
晨间写作是给大脑排污,鼓励艺术脑自由行走,把逻辑脑晾在一边,以此来保持我们创作和写作的灵感。不要“自我怀疑”,不要怕内心的评判,写完的东西先别看,至少两三个月内不要看,也不用给别人看,静静地放置一段时间。
你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坚持写,排除大脑里那些“琐碎”、“无聊”、“好笑”甚至“愚蠢”的想法,这对创作型自我是很好的修复。
写作是一条不归路,当然,前提是你喜欢、你乐意!我正在践行,期待效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