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开始读2017年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但是真的读起来很费劲,我想可能是高度太高了,自己的积累还没有达到。于是买了华东师范大学王祖浩老师编写的课程标准的教师指导用书,书中以问答的形式,回答我们在看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遇到的的一系列问题。
读了之后,感触很大,越发觉得教师不能够在闷着头人云亦云的教书了!以前写教案都要写三维目标,首先我不知道写三维目标的来源,为什么要写?然后现在为什么又不写了?现在我才知道,三维目标是2003年版本中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而2017年新修订的高中化学课标标准,已经用核心素养替代了三维目标的,所以现在已经不再提倡了!那么不提倡的原因又是什么?是因为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升级版,不仅涵盖了三维目标,而且提现了立德树人这一总目标!
我们每天都在教化学,化学要研究什么问题,化学作为一名基础学科的意义是什么?他能给那些不选择进一步学习化学的高中生或者公民,带来什么影响,产生什么价值?好像做老师的我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看了书之后,就突然明白了!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形成的意识就可以支配我们的教学行为,使得我们教学更加有意义,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新课程标准,同时也达到了课程标准版立德树人的目标!
近期读得理论性的书比较多,越读越觉得,老师的成长需要专业化成长,我们的教学实践需要理论支撑,自己甚至都开始买教学设计,化学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这些专业化成长的书!越来越觉得老师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职业,好像不断学习才能不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