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有没有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该通过分析学生,了解所需,制定发展的目标;
要合理设置层次性的问题,有效帮助学生登上发展的阶梯;
关注学生的品质、习惯、情商的培养,注重可持续性的全面发展。
「有效教学」理论明确指出,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指标。
因而,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那么,如何能较好地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有以下几个要点:
分析学生的「长短」了解所需和所缺,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目标
学生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不同的年代、班级,或环境、教材、学习经历的不同,导致学生在习惯、常用方法、思维等方面的不同。
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去了解、分析学生,知道他们的长短——优点和缺点、所需和所缺,才能切实地掌握好引导的方向,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发展的目标,真正意义上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具体说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对于所教班级学生的了解分析,要细致、不可粗糙简单。
除了要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基础、基本能力水平、学生的结构和层次外,还应该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解决问题常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学生对于数学的情感是处于一个什么状态,等等。
另外,经常性地去了解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信心的变化,什么问题是他们感兴趣的,慢慢知道了什么,又有什么迷茫困扰,喜欢和害怕什么……
比如在教学中,我和我的同事都注意到一个这样的现象:在遇到解一元二次方程问题的时候,这两届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有明显的不同。
现在的学生偏爱用配方法求,而以前的学生习惯用公式法。这其实就体现出两代孩子的不同:
喜爱用公式法的,注重知识的记忆,擅于套用,比较规矩;喜爱用配方法的,比较注重感觉,对「第一印象」有深刻的记忆;
前者要注意避免机械,要突破定势思维的影响,后者要避免先入为主,也需突破定势思维。
认清了学生的区别,分析了他们存在的优势和缺陷,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把握住方向和目标:
喜欢用公式的,在探究时,尽量根据题目,让他们总结出一个代数式或公式,方便记忆,增强兴趣;喜欢用配方法的,注意制造好情景,开个好头,抓住他们的第一感觉和印象。
另外,在讲解这类有多种解决方法的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辨类型,选方法」上多下功夫,要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感悟到:
定势思维有其优势,但也得避免掉入定势思维的陷阱,也就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上方法更灵活、有进步。
同时达到认识上的发展:遇到事情时,要仔细观察,耐心分析,再做出恰当选择,运用最佳方案,争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合理分层设置问题,帮助学生铺设好向上发展的阶梯
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是离不开教师充满智慧的「问题引导」的。
教师设置的问题,就象是在帮助学生搭建向上的阶梯,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在「阶梯」的设置上,就要注意尺度:
太高了,学生迈不上去,没有意义,还会失去信心;太低了,轻易就能迈上去,就缺乏思考的价值及吸引力,也就难以进步和提高。
要不高不低,合理分层设置,要让学生跳起来,就能摘到桃子。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比如在课前的问题预设时,就要定好问题的个数和基调。
一节课,引导性的问题个数应该不超过六到七个,并最好是层次性递进的,问题的提法、叙述方式都得细细斟酌。
这样,学生才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思考问题,让思绪保持连续性和伸缩性,达到螺旋式上升的效果。
另外,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可能会生成与事先不符合或没预料的问题,教师应该视情况灵活处理,适时调整问题的个数、顺序,或增加(删减)过渡性的问题、补充性问题等。
在九年级《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教学中,教师若直接照本宣科介绍书上两个例子,往往费时费力又不讨好:
- 玲玲在路口遇红灯的概率;
- 亮亮抛掷两枚硬币400次,两枚硬币均出现正面的概率;
学生不但难接受怎样用频率估计概率,而且很容易混淆频率和概率这两个紧密相关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而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层设置实验,循序渐进,让学生亲身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则能更好地理解概率的意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学生通过对以上实验结果的前后对比,分析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得出「怎样用频率估计概率」:
在随机现象中,一个随机事件发生与否,事先无法预料。
表面上看似无规律可循,但当我们大量重复实验时,这个事件发生的频率呈现稳定性。
因此,做了大量实验后,可以用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的估计值。
注重数学情商、品质和习惯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可持续性的全面发展的可能
数学是理性的知识,但是学数学却是需要感性的参与的。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学生的品质和习惯,对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魅力,正确认识学数学的意义,培养“数学情商”是重要的。
教师应该致力于:激发学生的热爱,培养和增强他们学习、学好数学的信心,引导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态度,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方式、品质,感受到和爱上数学带给我们的无穷美丽和成功的快乐,真正实现“全面”发展,持续进步。
记得有节课,遇到了一道与实际问题有关的计算,学生一看就咋舌,认为数字太大了,不愿意动手;有的马上拿出了计算器,想避开麻烦。
教师先鼓励:别怕,丢开计算器,按刚才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你们一定行。
然后就让学生板书结果,统计做对的人数,进行表扬,学生发现,计算过程并没想象的那么复杂可怕,也挺高兴,这么难的问题我都解决了。
教师趁机总结:找对了方法,不畏艰难,坚定前进,就能达到目标。
这道题,不但是计算能力的培养,更是意志品质的培养。
这种品质,能帮助他们在走出校园之后,面对复杂问题和挑战时能不畏惧,敢于去想办法克服困难,这样的品质和素质,是比会解一两道数学题要重要得多。
我们教师一定要抓住契机,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学到知识,而且能够慢慢形成良好的习惯、方式、和品质,让学生终身受益。
对于数学教学,你是否有其他的观点和看法呢?
欢迎评论区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