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读社第一期活动《断舍离》小组输出
引导者:上善若水
发言者:Emma
记录者/输出者:阿弥陀佛•婷子
参与者:Maaag、木桃、丸子、李颀
一、人与物
@Emma 以前从未意识到断舍离,也未曾有过自己需要断舍离的困扰,在看了《断舍离》这本书后,发现自己满满的衣柜里有好多自己已经不会再穿的衣服,造成衣柜已经放不下了,还想买更多的衣服。
看完断舍离之后家居了选择恐惧症,变的困惑,在采购年会衣服的时候做不了选择,一方面当下需要这件衣服,另一方面担心以后用不到徒占衣柜空间,在思考断舍离的过程中反而不能决断了。
对断舍离这本书还是持保留态度的,“不要买不需要的东西”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得,那是不是看了这本书就能做到了呢?即使当下做到了又能保持多久呢?会不会沦为一碗寂寞无聊时的鸡汤,热乎劲过去了也就罢了
也正如@丸子很有爱 说的,通过理清人与物品的关系,更加立体得思考、认识自己。她举例子说,有些人买贵价物品穿戴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能感受到无限的光芒,实则是缺乏信心,通过奢侈品来伪装自己。
@木桃 在此也举例说人们买宝马汽车和苹果手机的心理,部分人不在于了解产品的品质或者自己是否适用的情况下盲目消费,让自己坠身成为车奴苹果奴一族。
那么,行动派@Maaag 则风风火火得扔了十大袋东西,在实践断舍离后,每天思考还有没有什么东西能扔掉。在看得见的世界里的断舍离,用螺旋式上升思考的方式引导自己在看不见的世界里也能更好得理清思维,断舍离之。
作为有些许断舍离经验的@李颀 平时有做阶段性的断舍离,收拾屋子整理资料等等,那么更好地断舍离,他的做法是增加频率,提升至每月固定做断舍离;而他在大学时期每月定存500元(不愧是做消费金融的),从理财方面让自己断舍离,从源头做起,把断舍离的重点放在一开始的买与不买中,免除后来的打扫、整理之类烦恼。培养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做物品的奴隶!
二、人与人
@上善若水 从时间管理方面出发,从与朋友、亲人之间的关系去把握,抉择与朋友聚会或活动的频次,通过断舍离,用时间沉淀自我。他的观点归纳如下:
1. 人脉理论中,一个要点是:需要不定期梳理人际关系,保证每次互动对参与者都有价值。主题明确的活动,合适的参与者可以让大家都收益。
那问题来了:组织者只能选择性让朋友参与,组织者如何同时都照顾到两部分人的感受,非参与者又如何和参与的朋友保持互动、相同高度?
2. 每个人心里,都会对朋友进行分类,如重要的人与一般朋友。对于重要又不熟悉的朋友,如何加强联系?无法走近时可否全然释怀?对于曾经熟到不能再熟的但现在不再重要的朋友,如何安然退出?就算重要的人已离去,是否会依然感谢陪伴自己成长的那个人?
诸如此类问题,既要“感同身受”、又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度,不断地断舍离。或感性、或理性地,进入与退出他人的生活。不受制于命运的手,调整预期、快速成长。
@木桃 我们原本的状态就像满满一杯水,看着清澈,但下面沉着泥沙;断舍离就是让你将水与沙搅浑,让自己去看清,自己去面对。暂且不把所有东西都扔掉,也许当下的自己还未能准确得抉择好,那么就把充满回忆的美好的这一切都保存起来,把一切放在一边,让时间来抉择。
三、人与梦想
@木桃 @阿弥陀佛•婷子 你有没有众多梦想或者目标呢?比如减肥健身、跑场马拉松、学好英语、学好书法、去旅行、读国学大师的书、开办一家公司……那么要完成这些梦想,先盘算一下你有多少时间。一天24小时,除去7小时睡觉,8小时上班,2小时交通加磨蹭,4小时早中晚吃饭加洗脸洗澡等等,真正属于你的时间只有3小时,一年则1000小时左右。那么这1000小时你要拿来完成哪个梦想呢,这需要你断舍离了,有些可以暂且不完成的,请舍了,挑出某几个梦想,平衡好自己的生活、工作、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