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7 曾国藩早课 第51课
曾国藩与科学家徐寿的故事
✍️徐寿简介
徐寿是清末著名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许多科学史专家都公推徐寿为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徐寿祖父做小生意,有一些钱,他的父亲就可以读书了,可惜徐寿父亲短命,26岁意外身亡,他母亲含辛茹苦把几个孩子拉扯长大。
徐寿是家中唯一男丁,“光宗耀祖”的使命就落到了他的肩上,遗憾的是徐寿连科举考试的第一道关口童子试,都没有通过,未能取得秀才功名。
在古代,参加科举考试,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徐寿不敢,也没有兴趣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于是就放弃了学业,一边务农一边经商。
徐寿从小就爱好工艺制作,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自学成才的方式,阅读了大量明末清初从欧洲翻译过来的西方科技著作。
徐寿有一个同乡,和徐寿有共同的爱好,两人经常在一起研究疑难问题。有一年,他两一起去上海,拜访了近代有名的科学家李善兰,学习和掌握了很多现代科学。
✍️徐寿遇见曾国藩,施展才华,成为“天下第一巧匠”。
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家新式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拉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
需要大量科学人才的曾国藩,于1862年3月将徐寿和华蘅芳一起招进安庆内军械所。
在徐寿和华蘅芳的带领下,3个月制造出中国中国第一台蒸汽机。
接下来3年时间,于1866年4月成功制造出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船一一黄鹄号。“黄鹄号”的成功令清廷振奋,赐予徐寿一块“天下第一巧匠”匾。
徐寿还翻译大量化学书籍,并创造性地采取西文第一音节而造新字的原则来命名元素周期表,例如钠、钾、钙、镍等,并一直沿用至今。
徐寿祖孙三代均参与了西方科技书籍的翻译工作,并且成就卓越,著作颇丰。
徐寿一生翻译了26部书籍,加上专论等文献共290万字。徐建寅译著24部,共170万字。徐寿三儿子徐华封译著4部,校书8部,近220万字。徐寿的两个孙子也参与了这项工作,译著达到数十万字。
1901年3月,因火药意外爆炸,徐寿不幸遇难,年仅57岁,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位殉难于事业的科学家。
✍️徐寿的故事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第一,兴趣是我们成就自己的关键所在,徐寿、李善兰等都是不喜欢四书五经,都在自己的兴趣领域做到极致。有意思是启动我们成为某一个领域专家人才的基础。这个有意思就是从兴趣出发,不断践行,抓到自己的特色品质。
️第二,人生有成就不一定只有一条路,所以孩子的成长成才也非只有学习一条路,发现孩子的天赋优势,打造专长,才是我们教育之根本。徐寿不喜欢四书五经,喜欢科学技术,最终他成为了有名的科学家,被称为“天下第一巧匠”。那么我们又要怎样培养我们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