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盔是关中面食中的一种干粮。关中的锅盔历史久远可以到商周时期。据传,文王时,就在军中以锅盔当军粮,所以锅盔比我们的家族史还要长。
以后锅盔就成了关中人的主要干粮。走洲过县,背上个口袋,装上些锅盔,歇下来,弄一碗水,也就将究了一顿饭。
过去用铁锅在土灶烙锅盔。用酵面把面团发起后,擀成大面饼,放入铁锅。面饼随锅而型。锅下烧麦秸秆火,这火看似软,实则可柔可猛,可大可小,控制火候成了烙锅盔的关键一环。关中流传,锅盔好吃火难烧,就是这意思。
几把火一过,一面烙得有点硬皮了,立即翻过,这时面饼尚软,在重力作用下又随锅而型。如果火大了,可能会断裂,锅盔型不好。所以第一次翻锅前的火候极为重要。再一翻,锅盔便扣在锅心,定型了,那么第一次算仰,这一次是扣,一般三仰三扣之后,锅盔就熟了。
刚出锅的锅盔一面焦黄一面软白,麦香扑面而来。趁热切成块儿,而小孩儿最愛边上那三角块儿的,焦黄酥软,受嚼耐饥,老人宜吃中心的,绵软易咬。掰开夹上油泼辣子,便是神仙日子。这一口下去,就是陕西两大怪了:烙馍像锅盖,辣子一道菜。
关中人吃锅盔长大,吃锅盔成家,吃锅盔立业,吃锅盔创人生。我上中学时从家里带锅盔,先挂在教室后面墙上,下晚自习再带到宿舍。教室后面挂了各家的锅盔,虽然都是一样的做法,但各人的妈烙馍的水平一比便知高下。班上大怪鼻子最灵,再细小的味差,也逃不了这狗东西鼻子。经他品味,司令(外号)他妈烙的馍最香。
偏偏司令一放下馍就去打篮球了。大怪偷偷拿出一块儿,咬了一口,说:香很。顺手掰一小块给了同桌女生。恰好被老别(外号)看见,于是众人你拿一块我拿一块分食殆尽。司令回来取吃的,却已山穷水尽。大家不敢直视他。司令骂人了,骂着就哭了,说他妈忙了一上午,七十里路送来,他一口还没吃呢。大家自知理亏,便你一块儿我一个的把司令的馍布袋装满。司令又擦了眼泪笑着又道歉又致谢。
后来同学聚会每吃上锅盔夹辣子,这个故事是必讲的,男生问女生:会烙锅盔不?女生就说:把你媳妇儿带来比一哈。众人大笑。
陈忠实老先生在《白鹿原》中对人生有个比喻。原上各种势力你来我往,百姓命运翻来复去,就像熬锅上烙锅盔般煎熬。原上的麦子熟了割了,种了收了,人生煎来烙去,百姓却吃不上个好锅盔。河南军伐刘镇华攻打西安,李虎臣杨虎城二虎守长安。刘镇华给士兵打气:弟兄们,西安锅盔一寸厚。但终于没有得逞。如今原上的锅盔最香最有故事。
有一去山里玩儿,农家的锅盔很好吃。已是半夜,兴致未尽。有人提议,今晚不睡,啤酒尽管上,锅盔辣子尽管上。店家很精干,说,没麻达,锅盔不收钱,酒按锅盔算。大家一时也没多想只顾吃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直到月斜松技下,叫店家算帐。不料酒算了四倍!众友很不满,与店家理论。店家说,事先说好了酒按锅盔算,你们同意了。我们说你咋算?
店家说:你看,这锅盔放锅里,三扣三仰才熟,我减一扣一仰,剩下的咱借国家政策,叫翻两番,就是四倍,没错吧!
大家一楞,都说城里套路深,这山里也有高人。店家哈哈一笑:高人不是我,村长教我的,说拿这跟客人开玩笑,显得有水平。是这,后半夜锅盔不收钱了。
关中的锅盔结实,关中汉子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