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二,全天下女儿回娘家的日子。
昨晚上刚看过百叶的过年文章,说他姑姑三四年才回一趟家,心里也小小感触了一下。
自从结婚后我就没有初二回过我家,总是在假期前两天赶回去,最后一天回家。这些年多了一个二嫂和我一样在这里过初二。但是今年她有事先回去了,剩了我一个人。早上起床后想着和往常一样,一会儿会有姐姐和外甥女们过来过年,大嫂一吃完早饭就带上礼物骑电车走了,她女儿今年也是在娘家这里过年,大哥带她们出去了。
我去洗衣服,发现过来过往的车已经开始拥堵,不时需要开到二哥家里让一下道才能错开。
洗完衣服,我等的热闹没来,看见姐夫,原来只有他一个人来了,在忙着拆礼物分礼物(骑的电车,都装箱子里带过来了),他说姐姐不来了,还以为他开玩笑,然后知道他儿子也没来,才意识到他女婿来了。他负责来这里,姐姐负责在家接待女儿。
貌似最冷清的一个初二了,又想起来前些年的初二,刚来时不太懂这边的风俗,过年感觉每天都是在亲戚家吃饭,因为赶年底结婚的也多,一个婚礼要请三天,基本就过年了,过年时每家亲戚也都安排好了,中午去这一家,下午又赶那一家。让一天只串一家亲戚的我这个北方人很是适应了好一段时间。记得最多是初二的节目,我们所有亲戚都直接去外婆家里,婆婆兄妹六个,平常聚的是五个,再带着各自的孩子们,孙辈们,那可不是一般的热闹,舅舅舅妈往往提前就要做大量准备。然后下午比较远的大舅他们会过来坐坐,本以为都来过了就见过了就好了,没想到,第二天又会立马安排在大舅舅家,全体人员再一次聚集。
中午吃饭时,二哥给姐姐家的燕子打电话,让她们晚上过来吃饭。大哥家的也都回来了,终于凑了一顿热闹的饭。
老胡带我和小家伙去田地里走了走,稻田里都是水洼,今年雨水丰盈,田间小道都是淤泥,有些地方更是简直没法下脚。在田间穿行的高铁,让原本朴实的田野,也多了几分现代感。
我是个地理盲,一离开熟悉的地方就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就不再管它,只跟着老胡沿着路向前走。老胡触景生情,又讲了他童年的好多往事,南方的童年果然和北方的不一样呀~
ps:破防
中午看到姐姐嫂子们往饭店赶,没敢说话,也没敢再看手机。等去看时,发现他们拍了团圆的照片,都到齐了,只差我们一家,他们又拍了视频,当看到每个人向我们祝福新年快乐时,我彻底破防了……
新年快乐,我最亲爱的家人们,我永远的后盾,永远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