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一个Y染色体的孩子,是否应该被打掉?

最近小红书上有一位孕妇在做孕检时,对腹中胎儿做了穿刺,结果检测到孩子有两个Y染色体。

然后网友们团结一致地劝她打掉胎儿。

因为他们都觉得这个孩子以后很大可能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害的人,即基因而导致的性情本恶。

一开始,人们还没有关注到基因对性格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对于人的性格研究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王应麟的观点:人之初,性本善。

自古以来热衷于散发善意的人还是比较多的,所以我们都愿意相信,所有的人在一开始,都是善良纯洁的。

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事实上并非如此。

意大利犯罪学家隆布罗梭曾说,30%左右的犯罪者是天生的,基因里注定了他们将来会犯罪,并且与社会和个人环境无关。

大部分人类的染色体都是两条,XX或XY。

可是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染色体是XYY,即那些患有超雄综合症的人们。

1965年,美国遗传学家雅各布什对一些男性罪犯的性染色体做了一些研究之后提出,有XYY染色体的人,具有更多的犯罪和暴力倾向。

同时,苏格兰的一次染色体筛查表明,XYY在极度危险的罪犯的基因中所占比例高达75%。

罗翔老师认为,具有这类犯罪基因的人,有隔世遗传规律。

也就是说,或许儿子不会像父亲那样有变态心理,但在孙子一辈,出现的可能性很大。

这几乎让所有人都谈XYY色变。

或许基因对性格是有较大影响的。

但我认为这只是表明,这样的孩子在长大之后更容易体现暴躁的一面,在教育方面需要监护人下更多的功夫,而不是像很多人以为的“他出生就是一个魔鬼”。

墨子说过一句话:“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虽然带有XYY染色体的人,性格易怒,智商普遍偏低。

生活中,实际上有许多患有XYY综合征的男性没有走上犯罪的道路,而是和家人一起过着正常的生活。

这是因为他们的父母给予了他们许多鼓励和快乐童年,以及良好的教养,这是可以避免基因中偏向恶的那一部分爆发出来的。


Ted talk曾经有一期讲述了一个关于杀人狂基因的故事。

詹姆斯·法隆是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专注研究大脑神经的科学家、终身教授,曾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十年来成就最大的神经科学家。


结果在一次研究中,他发现自己的大脑结构和一些凶杀犯的十分相似。

后来在他翻阅父系族谱时候,他看到了一堆家族中的杀亲案件和抛妻弃子的渣男亲戚。

最可怕的是,家族中出现过五个变态杀人狂。

但在这样恐怖基因的影响下,他不仅没有成为杀人犯,还成为了天才科学家。

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他的母亲,用足够的爱和温暖让他避免了爆发出自己基因中可怕的那一部分。

所以说,研究数据不完全可靠,毕竟那些百分比都是抽样调查出来的,并且具有时效性。

只因为一个不太好的可能性而剥夺他们来到人世间的机会,对胎儿是不公平的。

况且,胎儿自身不能决定他们的基因。

不太好的染色体,不应该成为歧视一群带有这样基因的人的理由。

《哈利波特》中说,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而环境给了所有人一个重生的机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