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跟读,公Z号《私想活动》整理,文责自负】【450万权重会员+20年传统媒体写手,欢迎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81】
卜老道:“亲家,外甥女年纪幼,不知个礼体,他父亲又不在跟前,一些陪嫁的东西也没有,把我羞的要不的。若说坐到天亮,我自恁要和你老人家谈谈哩,为甚么要去?”当下卜诚、卜信吃了酒先回家去,卜老坐到五更天——果然,真是干聊到天明。但这也是底层朴实善良百姓的心性,大家都穷,相互体谅就好,哪那么多讲究?
按照牛老说的,五更天明了,一对新人就要开始过日子了。两口子打扮出来,先请牛老在上,磕下头去。牛老道:“孙儿,我不容易看养你到而今。而今多亏了你这外公公替你成就了亲事,你已是有了房屋了。我从今日起,就把店里的事,即交付与你。一切买卖、赊欠、存留,都是你自己主张。我也老了,累不起了,只好坐在店里帮你照顾,你只当寻个老伙计罢了。孙媳妇是好的。只愿你们夫妻百年偕老,多子多孙!”
跟牛老磕过头,再向卜老磕头。卜老道:“我外孙女儿有甚不到处,姑爷你指点他。”又交待女生,要“敬重上人,不要违拗夫主的言;家下没有多人,凡事勤慎些,休惹老人家着急。”说着,把两口子扶了起来。
这是已是清晨,牛老又留亲家吃早饭。卜老不肯,辞别去了。显然这又是体谅牛老的意思,省得牛家又要手忙脚乱。
从此,牛老就跟牛浦夫妇一起继续过着清苦日子。
牛浦自从有了媳妇,便有一些日子没去甘露庵。感觉他也不敢老是出去走动,万一被郭铁笔看到,又带一帮朋友来聚,怎么办?有一天,牛浦出门讨赊帐,顺路往庵里走走。才到浮桥口,看见庵门外拴着五六匹马,马上都有行李,“马牌子”跟着。所谓“马牌子”,就是马夫。
牛浦走近前去,看韦驮殿西边凳上坐着三四个人,“头戴大毡帽,身穿䌷绢衣服,左手拿着马鞭子,右手捻着须子,脚下尖头粉底皂靴,跷得高高的坐在那里。”看这阵势,尽管只是出来办事的人,但显然不是一般人。
牛浦不敢进去。但里面的老和尚已经看到他,慌忙招手道:“小檀越,你怎么这些时不来?我正要等你说话哩。快些进来。”牛浦见他叫,大着胆子走了进去,见和尚已经将行李收拾停当,即将起身。牛浦当然吃了一惊,问:“老师父,你收拾了行李,要往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