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荣博士主要给我们讲述了谭盾的新歌剧《敦煌.慈悲颂》的创作过程和东方美学观念。
谭盾,1957年8月出生于湖南长沙茅冲,中国音乐人、作曲、指挥。中央音乐学院硕士毕业,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
1979年,创作了第一部交响乐作品《离骚》,1983年以交响曲《风雅颂》赢得国际作曲大奖。1989年,发布了以自制乐器演奏的作品《九歌》[1],并于翌年发行首张专辑《九歌》[2]。1993年,发行专辑《六月雪》。1995年,成为慕尼黑国际音乐戏剧比赛评委。1997年,为香港回归创作《交响曲1997:天·地·人》[3],并发行专辑《鬼戏》。等等……
谭盾和刘文荣在敦煌莫高窟进行了田野考察以后发现里面有一种在古代时流行,但是现在已经在中国没有了的乐器。
他们很感兴趣,于是刘文荣就在日本一个博物馆发现了它的踪迹,因为看到了墓碑上刻着同样的一幅画,跟着墓碑上的墓志铭他们发现了当时使用这个乐器的最初使用者,于是就在阿塞拜找到了使用这种琴的人。
而且谭盾也照着这幅画做了一个45克的葫芦琴出来,最初是让一个只会弹琵琶的女演奏家演奏葫芦琴,但是演出效果不太理想,所以之后让一个又有舞蹈功底且有有琵琶基础的女演员演奏,这样既有音乐感染力又有表现力。
之后谭盾想找一个会唱哭腔的歌唱家来演唱他的歌剧,谭维维经过刘文荣的推荐让谭盾耳目一新,然后就与她一起合作,她主要唱的是(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妇女给她丈夫生了孩子,等着他回来娶她,但是不但没有等到他,还听闻他已经结婚,结果被丈夫抛弃。最后写了八封信放在莫高窟里。)八封信里的内容,体现了这位妇女的绝望与悲伤之情。他们在好几个地方都进行了演出,且得到了很多观众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