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播出。老科学家俞鸿儒、特教老师刘玲琍、社区干部孟二梅、泳坛名将张雨霏、水稻专家杨华德、老艺术家牛犇、友谊使者穆言灵、大国工匠张连钢、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以及蓝天卫士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获得“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荣誉。
生命因温暖而迸发力量,人生因激励而勇毅向前。今年是《感动中国》创办的二十二周年 。从张荣锁、魏青钢、黄久生这样的普通百姓,到巴金、袁隆平、钱学森这样的睿智学者,再到刘翔、姚明、郎平这样的体育明星……一个个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构筑起了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用信念点亮希望,用人生激励人生。不论是用勇敢和汗水书写辉煌,成为中国游泳运动传奇的奥运冠军张雨霏,还是潜心研究风动技术五十载、奋斗一生绽芳华的老科学家俞鸿儒,抑或是暴雨中逆行而上、转移受灾群众千余人的社区干部孟二梅……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始终不忘初心、爱岗敬业、砥砺前行,他们将“伟大”与“平凡”画上等号,用行动诠释和定义着平凡中的不平凡,他们的精神催人奋进、事迹令人动容,体现出当代中国的价值坐标,为社会前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感动,也源自现场的真情流露。在《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节目现场,五百多名老观众久别重逢,共同重温我们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肯定有你们的”“有些比赛是为了国家,将国家的责任扛在肩上,只有一个字:做!”“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你努力,就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在观众与年度人物的“双向奔赴”中,“感动”悄然播种在每一位现场观众心中。每一次掌声、微笑和落泪,都反映了现场观众对年度人物最真挚的致敬。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从一生演小角色,没有助理、不用替身,受伤后打上麻药也要完成角色的89岁的老艺术家牛犇,到历经9年时间,让布隆迪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的水稻专家杨华德,再到黑暗中追逐音乐梦想,20岁时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的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他们中,有耄耋老人,有不惑中年,有风华青年,他们虽然来自不同行业,但是他们不惧困难、勇往直前,这不仅是个人的风格特质,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图谱,而这也正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所呼唤的意志品质。
榜样是无声的哲理,楷模是有形的力量。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走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从榜样的事迹中体悟向上的力量,主动把理想信念融入血脉里、体现在行动上、践行在实践中,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融入国家社会发展的大潮之中,敬业、勤业、精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进取,用实际行动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中国奇迹。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从“感动中国”中汲取前行力量,从奋进中让精神的奖杯心手相传,用榜样的力量传播有形的正能量,去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美好,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