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餐环节作为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确保每日营养供给的同时,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今年三月份起,我们鼓励孩子们参与到每日餐点环节的自主分取餐中。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不仅能够培养劳动习惯,更能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成为生活的小主人。在宣布自主分餐的消息后,孩子们都表现出极高的兴趣,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期待。当问及“什么是自主分餐”时,孩子们回答:“就是我们自己盛饭、盛菜。”在探讨自主用餐的注意事项时,老师引导孩子们意识到盛饭前要先洗手以及排队的重要性。
根据《指南》在社会领域的指导,幼儿应能够感受规则的意义并基本遵守。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我们引导本班幼儿了解并遵守基本的自主进餐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
在自主分餐的准备过程中,餐勺与分菜勺成为核心工具。孩子们通过观察并比较其材质、造型和大小等特性。在初次尝试自主分餐时,孩子们遇到了排队时间长、拥挤和分餐速度慢等问题。经过讨论,我们确定了“一个方向,两列队伍”的分餐方式。面对分餐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孩子们与老师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并收获了成长与惊喜。
随着自主分餐实践的深入,孩子们对餐勺与分菜勺的使用越来越熟练。他们开始关注到分餐过程中的细节,比如如何确保每个菜品的分量均匀,如何避免浪费等。于是,他们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分餐方法,比如“先分主食,再分菜品”或者“先分荤菜,再分素菜”等。
在实践中,孩子们也发现了分餐的好处。首先,自主分餐让孩子们更加珍惜食物,减少了浪费现象。其次,分餐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各种菜品,促进了他们对饮食文化的认识。即便是一些平时不太受欢迎的食物,也在孩子们的热情品尝下变得美味可口。最后,分餐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然而,自主分餐实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分餐过程中,孩子们有时会遇到菜品不够分或者分餐不均匀的情况。面对这些问题,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孩子们已经逐渐适应了自主分餐的生活方式。餐后的收拾整理也不能少,很多宝贝们都很积极的参与到收拾桌子、打扫卫生的队伍中来,别看我小,我力气可不小呢!孩子们在自主选择食物的过程中,展现了高度的参与度和满足感。
这种自主取餐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自我服务意识,更提升了他们的自理能力。正如“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所强调的,孩子们在生活中的点滴体验都是他们成长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