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心理咨询协会郭亚婵坚持分享第1578天:读书笔记
——生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误以为可怕而已,情绪是来自于自己把行为的不当上升到对人的评判及因评判产生的对未来的恐惧。
——我们很容易把行为上升到身份。行为是面对一件事情时的具体做法,身份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这个行为又会反过来对应一个人的身份,但一个人的行为并不等于这个人的身份。
——对于一个人来说,当指出他的行为不当时,他会内省,进而改正行为,提升自我价值,而当指责他这个人不行时,他会内疚或羞耻,进而认为自己就是不好,而真相是每一个人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圆满具足的,都是充满能量的,都是一尊金灿灿的佛,只是这尊金佛往往会被黏土掩盖起来。
——容易容易,有容才有易。在过去父母对孩子的接纳度很高,对孩子的允许度也很高,彼此都很轻松,而今天呢?有太多的父母以不安全为理由,不允许孩子单独活动,不允许孩子玩自己认为有危险的游戏,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当孩子被允许在玩耍时弄脏衣服,摔了跤时,其实是增强了孩子的感觉统合,锻炼了孩子的细微动作,强化了孩子的想象力,当孩子不被允许,不被接受时就变成了课题。
——当父母能够通过每件事,每个行为把目标放在唤醒孩子的智慧,引领孩子的德行,我们的接受度就自然得到了提升。情绪无对错,接受情绪是指接受当事人情绪表现和接受每一个行为背后其实都是有情绪的,如当我们指责孩子时,是因为内心深处有不满,担心,焦虑和愤怒的情绪,当我们看到行为背后的其实是情绪在起作用,将心比心,我们自己身为父母也同样拥有很多情绪,于是我们对孩子的接纳度就提升了。每个人都是有情绪的, 其实情绪并无好坏、对错、正负之分,情绪本质上是潜意识对我们的一种提醒,提醒我们某些事情很重要,或者避免我们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