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环境因素对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影响究竟起什么作用,我们可以从教育神经科学相关研究找到一定的答案。
在此,我们需要提前了解几个关键概念,比如神经定型、神经生物学、互动特异化理论。这几个概念能够给我们的搭建一个初步的认知桥梁。进而更好的解释环境因素对儿童语言发育的影响。
问题18:什么是neural commitment?
答:书上翻译是神经定型,网络上翻译是神经约束。
这是一个新兴词组。书上解释说是:一组特定的与环境相关的差异基础上建立的表征。
那说明神经定型和环境因素相关,通过环境因素影响语言表征。
问题19:神经生物学(Neurobiological)的研究是什么?
答: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是人类大脑的发育和能力的成长之间的关系。
人类大脑在生物学上的变化包括大脑灰质相关的变化和大脑白质相关的变化。
神经生物学研究这些变化与人类大脑功能的变化的相关性,这些能力包括语言习得方面的能力、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处理速度、连接性/关联性。
问题20:互动特异化理论是什么?
答:互动特异化理论认为,通过输入到大脑的信息的不断作用,,一些脑皮层会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形成人类某项能力的专业化大脑区域。
这个理论强调,外界刺激促进了大脑发育。
网上又查阅了特异化理论,特异化理论是感觉编码的理论之一。特异化理论认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感觉编码理论强调:外界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不能直接对神经系统产生作用,或者说,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够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收的神经能或神经脉冲。而这个将物理、化学能量转化成神经能的过程就是感觉编码。
以上的几个理论综合起来,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就是随着外界刺激的越来越多,人类感官的编码能力会越来越强,人类的神经系统会越来越发达,不同感觉对应不同的神经系统,对应不同的大脑皮层区域就会越来越成熟。
问题21:究竟是年龄影响语言能力发育还是词汇输入的质量和数量引起语言能力的发育?
答:根据上面问题20谈到的“互动特异化理论”研究的数据显示,词汇量和功能偏侧化(大脑左右半球的能力发展)相关。通俗的说,在婴幼儿时期,词汇输入的质量和数量影响大脑语言功能发育,而不是年龄。有研究表明,不满20个月的婴儿根据细微的语音差异来学习新词的能力,和词汇输入量关系紧密。
问题22: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是如何产生的?
答: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儿童早期语言输入的质量和数量。有研究表明,语言输入的质量和数量可能会对儿童的语言发育迟缓产生作用。
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包括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能够衡量一个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同时也能成为多重环境变量的替代指标。英国政府发布的数据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儿童中,百分之50的人在进入学校的时候都有语音或者语言障碍。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可能是因为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孩子的语言输入差异较大。
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也就是环境影响,对孩子的语言发育产生直接影响。有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在孩子的语音知觉、接受词汇方面作用大,在接受性语法方面的影响较小。
1995年,科学家进行了一项研究,对分别对高低社会地位的家庭中的7-9个月大的孩子进行跟踪实验,每个月记录1个小时的录音,持续两年半时间。这个研究发现,高、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中,家庭使用的词汇量差异显著、对孩子的规矩数量有所差异、对孩子的肯定数量有所差异。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中,父母使用的词汇量相对少很多,给孩子的规矩却比高地位家庭设置的规矩多,对孩子的肯定却比较少。
单从词汇量方面来看,婴儿时期,高、低家庭地位中的孩子的语言成长环境就产生很大差异。这个差异直接影响孩子3岁左右的词汇量和词汇增长曲线,以及10岁左右的语言接收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来说,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孩子成长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影响孩子的语言输入质量与数量,进而影响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另外,同等经济地位情况下,孩子的发展差异更多取决于遗传因素,因为环境中的语言丰富性没有发生变化。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从中认识到儿童早期成长环境中语言输入的重要性。同时要有意识的提高家庭环境中的语言输入的质量和数量。如何提高,是家长们的功课,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研究和提供援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