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自从鲁昭公十五年(前527)冬季,鲁侯一行前往晋国处理与“平丘之役”有关未尽事项并拖延至次年(昭十六、前526)才得以返回起,至十年后(昭二十五、前517)鲁昭公试图消灭季氏未成而被迫流亡齐国止,鲁国几乎没有再进行任何有记载的军事行动。
当然没有记载并不等同于完全没有,不过这一阶段确实是鲁公室与“三桓”之间矛盾最终上升并激化的阶段,所以我们试图重点从这一主线入手寻找矛盾积累的线索。
由于“费之叛”(昭十二、前530至昭十四、前528)给鲁国带来的动乱以及期间的“平丘之会”(昭十三、前529)中季孙意如一度被晋国扣押,季、子叔、孟集团在之后的十年内几乎蛰伏不动,不再继续对东南方向的莒国进行扩张,而以稳守既得利益为主。
而之前深藏不露的上卿叔孙婼,则在此期间不断担负起与主要大国晋、齐、宋之间化解矛盾纠纷、莅盟、聘问、嫁娶等工作,于是鲁国再次恢复了季武子和叔孙穆子时代“叔出季处”的分工格局。不过季平子始终对叔孙大出风头很不放心,因此外交工作方面屡次使绊子刁难叔孙婼,同时叔孙的每次外交,皆有季氏或其附庸子服氏的陪同以监视和掣肘。此外季氏也不断安排同样具有深厚外交传统的另一同党子叔氏也“分担”部分外事工作,以实现对叔孙氏的“分权”。
因此表面上暂时平静的鲁国政坛此期间可谓暗流汹涌,不过矛盾的真正爆发其实又跟叔孙氏没有什么关系,而来自季氏内部的利益分配不均。其实之前的“费之叛”本身就是由来自季孙的家臣南氏在野心和对家主的轻视之下所鼓动并发起的。同时季氏一门中的边缘群体早已对于鲁昭公及其身边的新、旧公族曾经深度参与“费之叛”,并且对于“桓族”长期掌握鲁国的核心资源积累了诸多不满情绪,于是部分对季孙不满的家族成员主动怂恿鲁昭公之群公子等出面劝说国君主导推翻季氏的计划。
因此我们如果要挖掘“昭公之难”(昭二十五、前517)的线索与根源,应该主要从两方面入手,这其中并不包括诸如叔孙氏与季氏的竞争以及鲁昭公权力被削弱等表面因素,而应该重点抓住季氏集团内部的矛盾与分裂以及诸多旧公族对季孙逐渐不以为然这两个切入点。
后文将从上述要点入手,结合鲁国在此十年间的内、外部活动记载来分析鲁国内部矛盾逐渐积累乃至于最终引发冲突的脉络。同时,也将论述同一时期内周边主要有关邦国包括晋、齐、宋等陆续发生的与鲁国内部权力格局变动的相应因素,以作为我们分析所匹配的对照和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