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读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实操升级篇。东西本来不多,但不够井井有条。没花多长时间就看完了,把书桌整理的只剩下了一个水壶和日历。所有的东西该扔的都扔掉了。
边看,边想着之后的购物习惯也应该改进。同样的物品,在自己经济范围内,选取质量最优的一个。无需贪多,无需担心未来某天会急用。实际上,很多囤着的物品,除了卫生纸之类生活用品,很多这辈子可能都不会用。现在不用的东西,将来用的可能性也非常小,还不如直接扔掉。
大学时看《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术》,第一次思考人与物品间的关系。来北京实习时,把除了书以外的所有物品,都断舍离了一遍。整理扔掉了三大麻袋的物品,只留下了必需品。到现在差不多十个月了,今日整理,发现我的生活就如这些混杂在一起的东西一样混乱。
不仅仅是整理时需要考虑断舍离,人生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选择做什么,放弃什么,坚持什么,都需要断舍离。
断:断掉与过去自己的连接,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
舍:舍弃掉鸡肋,留下我最想做的。
离:离开自己对于物品的依赖,了解自己,爱上自己。
理智脑的自己,明白这些道理。但是,本能脑的自己,一旦遇到突发事情,就会忘记这些本该坚守的选择,一步步失守,陷入混沌状态。
总归自己经历的太少,尝试的不够多。快点走出舒适圈,再不努力,就老了。定了个新目标,我想知道,如何真的做到了,会有哪些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