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要想过上良善生活,就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1,要根据自己关于生活价值的内在信念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2,要有质疑和拷问那些信念的自由。这两个条件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都不具备。恰恰相反,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服从真理和权威的心态。
打造“纯洁的城邦”
除了音乐和体育,为了培育合格的“护卫者”,苏格拉底还模仿斯巴达的优生制度,主张“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尽多结合在一起,反之,最坏的与最坏的要尽少结合在一起。最好者的下一代必须培养成长,最坏者的下一代则不予养育。”
为了保持品种的纯洁,优秀者的孩子会带到托儿所去,由保姆统一抚养;至于那些有先天缺陷的孩子,他们将秘密地加以处理。虽然有些学者为苏格拉底辩护说,秘密的处理不等于秘密的处死,但是这样的“优生学”制度听起来非常让人感到不适的。
现在我们要来探讨护卫者的生活方式。你一定还记得苏格拉底的那个观点,身体是灵魂的牢笼,现实世界的诱惑太多,通过音乐、体育的培育以及优生学的拣选成长起来的护卫者,还不足以抵御它们,所以苏格拉底为他们进一步制定了异乎寻常的生活方式: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以外,任何人不得有任何私产。任何人都没有私人住宅,大家同吃同住,薪水每年定量分给,既不多也不少,够用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