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提到“信息技术、信息化”等字眼时,我总是无意识地将其与“电脑、微机、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挂钩。这次暑期 ,通过参加信息化2.0提升班,我对“信息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学习信息技术,不仅能方便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对我们教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这次的兴成长4班的课程虽然每周只有一次,但是我却从中学习到了诸多信息技术。微信小程序的合理运用,可以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利用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大大的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掌握一些制作PPT的方法制作精美生动的PPT,能够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进而更好更快地实现教学目标。。。。。
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其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教师的信息素养在小学教育中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以多样化的角色对学校教育改革和信息时代学生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今天,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这就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即在开设课程的同时,要积极努力地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思路与方法,在课堂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真正融入到其他课程中去,通过学校教育渠道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种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技术、经济、法律等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想,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悟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从而能够有效地学习。让学生结合各科学习需要接触和使用相关工具软件,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新的信息手段和技术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等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从而巩固和拓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达到学科学习有效性的目的。
作为一名现代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得信息素养,更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为一位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教师,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争做一名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