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便签:
前(前车可鉴):他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
如何说妈妈才会听,格丽塔原以为自己是缺乏权威性,后来通过一次跟母亲的沟通才发现,自己是缺少了好奇心。通过多听少说,多问问题的方式格丽塔了解了母亲拒绝谈论有关糖尿病和锻炼的话题,是因为父亲走后生病的母亲很孤单,母亲对于外婆的死因至今难以接受。
关于与父母的交流我也存在这方面的困惑,总觉得他们固执,说了听不进去,没讲几句就要发火,索性就不想好好说话。
因(相由因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是我们对于父母缺乏好奇心,缺乏耐心。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如果保持一颗好奇心,多问几个“是什么引起的?”“怎么让您生气了?”等问题,父母跟我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更亲密一些。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不去做的话,跟父母的亲密关系保持原样或者恶化。严重的是,可能会引起误导孩子如何去尊重长辈的问题。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是具体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如果想要保持好奇心,打开跟父母沟通的窗户,这得需要我们有时间,有耐心,肯聆听。当然,在双方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这些是不管用的无效沟通。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乍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问题?
在育儿方面也有类似的,对孩子的行为保持好奇心,对他们多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说出他们真实的想法。
A1便签:
母亲的头发白了,但是现在海南这边的天气很热,母亲嘴上说不染了不染了,但每次头发颜色褪去之后就不喜欢出门了。上个月母亲又在我面前念叨,头发褪色了。我表示不能理解自然色有什么不好,还抱怨说,你都知道染色剂对身体不好,还要染,你这不是想让身体生病吗?!竟然说得一向口齿伶俐的母亲哑口无言。第二天在餐桌钱,我仔细的看了看母亲,头发白的黄的黑的,看着的确很让人心烦,又跟她聊起来。这才知道她其实还是想让自己漂漂亮亮的!那我能做什么,赶紧去给她买好一点的染发剂呗!
I便签:
小时候跟爸爸亲,长大后不知为啥,跟爸爸却开始疏远起来。
借助这个月的关系力课,尝试跟爸爸每天有一次5分钟的交流(用好奇心,多听少说,准备好受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