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9)

文/书虫

 

过了些日子,吃午饭时,我听我妈无意中说起桃花,说是桃花被她亲生父母接走后就被送去上学读书。本来桃花年纪也不大,也就十四岁,正是脑子最灵活好用的时候,原本这是一件好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桃花在学校里身为一个女孩子总是跟男孩子打架,把人家男孩儿打的鼻青脸肿,气的男孩父母非要叫桃花家长认错不说,如果一两次就算了,却成为家常便饭,弄的特别难收场,学校也是吵着要开除桃花。

 

桃花在这边的时候经常在学校打架,没想到去到那边还是经常打架,具体什么原因大家都不知道,只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桃花发声。街上对桃花议论纷纷,都传桃花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小没爹没娘疼,也没爹没娘教育,长大能懂什么规矩。

 

这些还不严重,严重的是桃花在亲生父母家里,也是经常跟她姐姐吵架,跟比她小的弟弟打架。开始桃花亲身父母不舍得说桃花一句,但是时间久了,次数多了,也开始教育桃花“改邪归正”。

 

当一个人养成习惯,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只要想改的时候,那就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强大的自律性。毕竟监督是有限的,而自己约束自己是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的事。

 

为此,桃花也和她的亲生父母产生分歧,桃花不听她亲身父母那一套,时不时和她的亲身父母发生争吵,导致桃花亲身父母慢慢对她失去耐心,慢慢对她失望。

 

街上说桃花要被她的亲生父母送回来了,街上四邻八舍关于桃花的“绯闻”传的沸沸扬扬,纷纷说桃花的好日子都让桃花作没了,桃花的好日子到头咯。

 

桃花走了才一两年,我没想到她在那边发生那么多事,不管街上怎么议论,我都希望桃花和她的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毕竟她奶奶年纪越来越大行动也越来越不变,根本照顾不了她,她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她三叔一个大老爷们儿不懂女儿心,更没法管她,顶多是饿不死桃花,吃不好穿不好的,在这跟没人管的孩子似的,她也不上学读书,整体在外面四处乱跑,去哪儿都有她的身影,再这样任由桃花下去,桃花这个人就废了,桃花的将来也毁了。

 

我妈唠叨说:“养育一个女孩儿多费心呀,小时候操心,到大了还要操心,操不完的心,一不小心再来个未婚先孕,到时候是留还是不留,最后啊,受伤的还是女孩子。”

 

虽然我妈说桃花的事,但是我认为我妈明里暗里教育我和妹妹,告诫我们身为女孩子要自尊自爱,时时刻刻保护好自己。

 

可能桃花亲生父母也预见了我妈妈的顾虑,桃花亲生父母并没让桃花回来。

 

街上有人时不时聊起桃花,聊起她的身世、她的遭遇,你以为是可怜同情桃花吗,不,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天中午一个陌生女人到我家门口找我妈,见大敞开着门就要进,脚还没踏进一步,趴在院子里的小黄狗“汪汪汪”叫起来,气势凶人,她大声喝退小黄狗,小黄狗却一点不怕,把她吓的不敢往门里走一步,小黄狗见她不往里走也就不叫了,起身蹲在地上,眼神凌厉地盯着院门一动不动,神情庄严肃穆,它的地盘不容一点侵犯。

 

 

这个女人在巷子口等了好久,直到我爸妈从后地里摘棉花回家吃饭。我妈看见是她非常惊讶笑着说:“大婶子,家里那么忙,怎么大老远过来了,什么事啊!”她笑着说:“光听村里人说你嫁到这个村,一直不知道住哪儿,正好从这儿路过过来跟你说说话。”

 

说着她把手里一大兜塑料袋红苹果递给我妈,说是让我们孩子吃的。我妈见推脱不过只好收下忙问:“什么事,婶子,大老远专门跑来一趟,天这么冷,下次直接给我娘捎个信就行。”

 

说着走回家中,刚走到门口小黄狗立马警觉起来,“汪汪汪”叫的更厉害了,恨不得上前咬她,吓的她站在门口不敢动。我妈说:“这是大亭嫂子家的老母狗生的小狗,大亭嫂子看我家没人时大门还开着,东西容易丢,她就把她家小狗抱过来了。这个狗特别好,不出去乱跑,也不乱咬人,就在院子看家。”

 

女人说:“大亭家老母狗特别会生,生的小狗一个比一个通人性,都是夸这个老母狗,夸它会生,我都找大亭家要了好几次小狗,狗崽儿还没生下来都被人预定了,排都排不上号。”

 

嗨!第一次见面夸孩子夸大人的,真没见过第一次见面夸狗的,而且还夸狗妈妈会生。

 

看来不管是动植物还是人,基因真的会遗传下一代,只是优质的基因人们都希望一直遗传下去,不管是人还是动植物,优质基因的后代都不会差到哪儿去。

 

我妈朝小黄狗轻吼一声:“去!”小黄狗围着我妈上蹦下跳,不停摇尾巴,等我妈带着女人进屋子后,才肯回到原来位置,重新卧下,上半身立的直直的,耳朵竖的老高,望着我妈进去的屋子时刻准备着。不是我硬夸它,但凡见到它的人通过它的行为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它的,都说将来它生的小狗要抱走养一只看家护院。

 

原来她想托我妈出面给她儿子牵线搭桥说个媒,我妈说自己没当过媒婆,不知道媒婆怎么说媒,担心自己说不好没法交差。

 

我妈说的是大实话,媒婆往往能说会道,真的带点假,假的带点真,谁也不知道媒婆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然而我妈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不会说谎,只会事实求是,要说下地干活绝对是把好手,要是说话那可就不行了。所以我妈对我们的要求也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做人,不说那虚头巴脑的话,更不会说漂亮好听的话。可惜,现在这个社会早已发生本质变化,不会说点好听的漂亮的话,啥好事也轮不到自己。现在社会流行包装自己,把自己包装的越高大上越好,就跟超市商品一样,越是包装的精致,也就卖的越贵,货真价实反而是另外一说了。

 

女人说她知道我妈是个实诚人,她找的就是实诚人,这样她心里更踏实放心,她也不需要我妈做什么,就让我妈跑个腿出个面在中间搭个线,搭上线后再说这事也不会突兀,真的没有说成,也不会怪我妈,只能说两个孩子有缘无份。话说到这里,我妈也不好再拒绝推辞,只能先试试。

 

她让我妈说的媒是桃花家隔壁林家闺女,听她描述的女孩儿长相是林家三妮儿,恰好我妈和三妮儿妈经常说话,相对来说也没那么陌生。

 

我妈是个行动派,晚上立马去了林家三妮儿家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没想到林家欣然同意,但是她们当父母的需要先见下男孩儿,如果他们觉得不错,再让两个年轻男女见面。

 

我妈是媒婆,相亲的地点定在了我家,本来我妈想让两个年轻孩子先去后地里见个面,但是女方父母认为不合适鬼鬼祟祟的像是偷鸡摸狗,最后三方商量定在我家。

 

那天中午我放学回家吃饭时,院子门口外面停了四五辆自行车,两辆当下流行的小巧轻便型女式自行车,另外三辆带有大梁。我掀开堂屋门帘进去,映入眼帘的是满屋子的人,一瞬间我以为自己走错了屋门,扭头就往门外走。

 

一个女人大喊:“妮儿,回来,快回来,这有吃的。”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已经往我手里塞了一大把大白兔奶糖。我一时不知道该不该接受,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由愣在原地。

 

我妈跟着出来说:“都这么大人了,也不知道打声招呼,怎么还是见人就跑啊!快叫姥姥,这是你姥姥村里的,按辈分,你该叫姥姥。”

 

我急忙说了声:“姥姥好!”

 

姥姥说:“我还给你们带了水果,我去拿给你。”

 

说着就要去拿,我妈急忙拉住她的手说:“婶子,那是给女方的礼,咱们之间没那么讲究,你就别破费了。先把孩子的事儿定下来,再给也不迟。”

 

姥姥说:“你说这话都见外了,我当姥姥的给孩子拿点水果还不行呀,再说,我备了两份,一份是给咱家孩子的,一份是女方的。”

 

我妈说:“不着急,婶子,先让她回去吃饭,吃完饭还得抓紧去上学。”

 

我急忙说:“谢谢姥姥,我先吃饭,吃完饭还得去上学,你们先忙。”

 

姥姥笑着说:“那先去吃饭,不能耽误妮儿上学。”

 

我在厨屋吃饭,仍能听到堂屋传来的笑声,笑声具有很强的穿透力,直往我心里挠痒痒,吸引着我特别想进去听听说了什么。小黄狗跟着我一起到厨屋吃饭,蹲在我面前,眼睛明亮有神,眼巴巴的看着我吃饭,小黄狗长高不少,我掰一块馒头放到它饭碗里,它低下头大口吃起来。很快吃完又抬头看着我,我对它说:“你替我去堂屋听听他们说什么,快去。”

 

说完,我朝堂屋挥手示意小黄狗去的方向,它听懂了,立马站起来往堂屋走,过了好久也没回来,不用说就连狗也喜欢听八卦。正当我往外走时,说了声:“妈,我上学去啦!”我妈说:“路上慢点哈!”话刚落,小黄狗从堂屋跑出来,姥姥也跟着跑出来,我妈在后面跟着,姥姥塞到我手里一个冰冰凉凉的东西说:“妮儿,你尝尝这个水果好吃不,好吃下次我还给你带。”

 

我急忙推辞,姥姥轻轻拍拍我的手说:“咱家买不着,稀罕东西,你看看喜不喜欢吃。我第一次吃还吃不惯。”我看了看我妈,我妈说:“还不谢谢姥姥。”我说了声谢谢,推着自行车就往外走,小黄狗,姥姥还有我妈送我出了院门口。反倒是小黄狗一直送我到大马路上,蹲在路口一动不动,我害怕它被偷狗的贩子偷走,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扭头喊:“回家去!”等我再回头望向小黄狗的位置时,它已经不见了。

 

小黄狗从来不会跟着我去上学,所以我非常放心它不会跟来。我想如果这么听话的小黄狗是小老虎就好了,我从小把它养大,它只听我的话,我让它干什么它就干什么,带出去威风凛凛,我也能学着寓言故事里的狐狸——狐假虎威。

 

别说狐狸会高兴的得意忘形,换成人,也能骄傲的不知天高地厚。

 

说真的,这是我家第一次来这么多人,从未有过的盛况。这么多人一下子把存在我心头家的冷清贫穷一扫而光,我忽然觉得热热闹闹的特别有氛围感,这种氛围感环绕着我,让我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像幼苗一样美滋滋的向上生长,让我飘飘欲仙,欲罢不能,好像我们一家快要熬出头过上好日子了。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姥姥给我的水果,我从未见过,也从未在电视上看到过,甚至连怎么吃我都不知道。只是这枚水果通体是黄色的,长的特别像橘子,但又不是橘子。我想起语文课本刚学的《晏子使楚》里面的一句话: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会不会这就是书本里晏子说的枳呀,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真是照进现实生活。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枚不知名的水果被我一直放到放学回家,我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爸妈还有小妹,这就是书上说的枳,而且我也以为它就叫枳,我已经等不及放学了,心早已飞到家里,坐在教室感觉每一秒都很漫长,漫长的像是好几个世纪。

 

我把它带回家后,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傲娇地给我爸妈小妹说这就是南方的橘子,南方的橘子和北方的橘子不一样。我爸听出来了说橘子本来就长南方,不长北方。我妹也说我哪根筋出错了,我急忙否认说语文课本《晏子使楚》里就是这么讲的,我说的千真万确,绝对不是胡编乱造。

 

我妹比我小,还没学到这一节课,但是我爸上学上到高中毕业,他一听就听出来了说,晏子说的南北不是指的南方北方,而是指的淮南淮北。而后,我爸又说我上学都上傻了,上成呆子了。

 

 

我妈说:“什么时候脑子能机灵点,啊?别整天迷迷糊糊的。”

 

我妹说:“姐,你怎么越学越呆呀。”

 

我被他们说的无地自容,瞬间心情全无。不过我爸看出来我不高兴了,安慰道:“上学读书不能死读书,要活读书,知道书里的含义,要不然就越读越呆了,还不如不读。”本来我从小就表现的呆笨,为此我们一家人倾尽全力让我上学读书,就是为了让我摆脱这个不好听的名声。

 

我爸让我妹妹拿过来菜刀,接着跟切苹果似的,切了两刀,正好切了四份,我们一人一份。各自吃起来。

 

直到我在大学的水果店里,才知道这叫橙子。

 

我问我妈姥姥家的孩子第一次见面见的怎么样,我妈说她婶子相中了林家三妮儿,但是林家三妮儿没相中她家儿子,说她家儿子各个头矮。

 

我努力回想那天堂屋里的人,对于矮个的人一点印象也没有。我说姥姥是瘦高个,她儿子应该也矮不到哪儿去啊,不都说爹挫挫一个娘挫挫一窝,一般儿子长的都像妈妈,女儿长的都像爸爸。

 

我妈说:“她儿子个子属于中等个头,和林家三妮儿长一起高低个差不多,不是高出她特别多,林家三妮儿想找一个一米八以上个头的男孩儿。”

 

我说:“个头有那么重要吗?爱情和面包二选一,肯定是面包呀,毕竟过日子可是实实在在的离不开钱,不是有句至理名言——有钱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自古以来鱼和熊掌两难全,她还想两样都占啊,那别人还怎么活。”

 

 

我妈说:“我们都劝她不要那么傻,林家三妮儿妈也劝她让她清醒点,但是她不那样想,她总觉得那样想太傻了,我们都是女人,都知道女人一旦结婚生孩子那都不是自己了,那完全是为孩子活,她现在年轻未经人事,吃的盐才哪儿到哪儿,没结婚以前是个女孩儿都跟想的一样,但凡结婚试试,保准没有一个还想开始那样想,那样想的还是遭的罪太少了。多受点苦多受点罪,肯定不这样想。”

 

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安慰我妈说:“她在家没吃苦受罪,肯定要在外面吃苦受罪,反正人吃苦受罪都是有数的,早吃晚不吃,晚吃早不吃,都是一样的。”

 

我妈叹息一声,说:“这个傻三妮儿真没福,我都不知道咋劝她,婶子家在我们村里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没有一个不羡慕的。婶子家之前是村里地主,被打倒后过的特别穷,大家都欺负她那一家老小,也看不起她那一家,她就攒着一口气说啥也要把日子过起来,自己四处借钱开小卖部,没那么多本金,进的东西也不多,慢慢挣钱了,进的东西越来越多,小卖部也越来越大,婶子说林家三妮儿嫁过去就让林家三妮儿接手管理小卖部,小卖部收到钱多钱说也不过问,挣了钱算林家三妮儿的,亏的钱算婶子和婶子闺女的,更别提林家三妮儿下地干活,这日子多清闲自在,就这还不知足。婶子家一儿一女,也不用费心处理维护妯娌关系,人家闺女再过个两三年也该出嫁了,家里里里外外事务都是婶子和婶子闺女张罗,一点也不用她操心。要是碰到傻高个,一辈子跟着吃苦受罪,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

 

虽然我妈身份是媒婆,但是我妈说的都是过来人的经验,我妈当时也是图我爸爸个子高,其他啥也不图,也放下豪言壮语不嫌弃我爸爸家贫,说只要踏实肯干夫妻团结一心肯定能过起来。结果当天嫁进来发现是个深不见底的填不完的无底洞,想后悔都晚了,新婚当天我妈只能强颜欢笑,但是心里却像万箭穿心有苦说不出,没想到填一辈子的坑刚看到眉目头发却白了,根本没过上一天舒心日子。

 

我妈嫁给我爸之前,我姥爷完全没到我爸爸村子打听,姥爷也没派两个舅来村里打听,媒婆把我爸夸的特别好,夸成了一朵花。的确我爸不管是模样还是个头都很出挑,一个村里也挑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俊后生,唯一的缺点就是家里太穷,穷的娶不起媳妇。家里老娘因病还早早没了,剩下一堆大老爷们儿,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

 

我妈说嫁过去当天家里脏乱差,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进了院门,她想反悔都没法反悔,结婚证已经领了,说什么都晚了。出嫁的时候,当地风俗娘家人不能跟着,出嫁女儿的兄弟姐妹可以跟着,当时我大姨两个舅见到这副场景全程黑脸,说不出一句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书虫 桃花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妹妹也是五年级,她两同岁。当时我上初二,如果没记错的话,时间是2002年,这个...
    书虫小书阅读 25评论 0 0
  • 文/书虫 为了这门亲事能定下来,大表姐和大姨展开将近一个月的拉锯战,这场母女大战无声无息,把所有亲戚邻居吃瓜群众都...
    书虫小书阅读 30评论 0 5
  • 文/书虫 桃花三叔和我爸爸盘的土炕睡起来非常舒服,温乎乎的。本身厨屋空间面积都很小,穿件保暖衣服额头直冒汗。真像桃...
    书虫小书阅读 27评论 0 1
  • 文/书虫 随着外出打工热潮涌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外出辍学打工帮父母减轻家庭负担,我爸妈还是坚持让我和妹妹继续上学,完...
    书虫小书阅读 30评论 0 2
  • 文|影儿 风吹过来,扑面而来一阵清甜的花香,那么熟悉。 她静静地沿着田埂继续往前,远处如粉色云彩般的桃林映入眼帘,...
    影儿的空间阅读 265评论 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