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管理的理论方法,总结起来无非是碎片化时间怎么用、不受打扰的时间怎么用、任务列表怎么设、但任务还是多任务、意志力和专注力,总之就是争分夺秒提高效率。
有时间是一回事,人的状态又是另一回事。如果这两个维度构建二维四象限,那么出现的情况无非这四种:有时间状态佳、没时间状态佳、没时间状态差、有时间状态差。第一种有时间状态佳应该是我们最理想的工作、学习状态,可真正当我们有大把时间可以做事情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是用来娱乐或者休闲的,当状态好的时候由往往是截止日期到了的时候,这便是这个社会普遍的“病症”------拖延。
如何缓解或者解决这个问题呢?中药和西药各一个药方,你选哪个?西药能快速缓解病症,有很多时间管理的“药片”,即指那些能够给我们工具方法理论的内容,这一派注重对于时间的利用效率;中药重调理,要坚持服用,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锻炼,疗效来的慢,但更重视自身的规律。最好的方式是中西医结合,既要尊重人性本身的客观规律和现实(像个人的体质、性格、职业等因素),又要借助一些先进、科学的工具方法理论来帮我们达成目标(像叶武滨老师的时间管理课就很好),更好的实现自我管理。在我看来,自我管理是最大的范畴,其下分为时间管理和能量管理,时间管理相当于能做到什么,能量管理相当于我们有什么,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两者的高度融合,可这样有点难,但也不是不可以实现。
人的耐力比较好,这源于进化,而且人还可以通过意志力强逼自己去坚持,所以绝大多数人对自身的能量反而不够重视,特别是当今社会,很多人都是脑力劳动者,对能量消耗不那么敏感。一般人都是上午情绪好、注意力也集中、办事效率也高;到下午就不行了,精力和情绪都不好;晚上又有一点回升,做事开始和结束的时候,我们很投入,而中间就容易懈怠。所以人的能量输出是有起伏的,你不可能永不懈怠,你得管理自己的能量,这有点像手机电池电量管理。
1、你需要充电;
2、你需要省电模式;
3、你需要确保在需要输出的时候高能量输出;
4、你需要冷却时间。
看一个人在自我管理的时候,更注重时间管理还是能量管理就能大致判断他是一个“目标人”还是“系统人”,目标人追求优化,关注做事的效率,比如说我们大多数人都听过的关于华罗庚的两种泡茶方式的故事,这就是统筹学研究的简单应用;系统人追求简化,像艾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还有什么“电梯原则”,都是在追求简化直击痛点。现代互联网的产品思路往往都是直击痛点、慢慢优化,所以我们对各类软件的更新迭代已经习以为常了。
90%的情况下,优化的确能提高效率,但是优化的越详细就越可能出差错,一旦出差错就是无穷无尽的麻烦,所以对于优化层级和节点过多的情况有一个词叫做“过度拟合”,过度拟合是非常耗费精力的。
优化是一种目标思维,目标在潜意识之中,就是个一锤子买卖,你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地完成一个目标。而系统讲究长期的高质量输出,你不在乎那个具体的项目成败,只有简单,你才能长期坚持。
所以,重视能量管理的人都怕麻烦,麻烦消耗能量,麻烦解决不了大事,麻烦让人恼火,而你的恼火还会进一步的消耗周围人的能量。鸡毛蒜皮的小事要留着到省电模式去做,如果上司整天拿鸡毛蒜皮消耗你的能量,建议换个工作。当然能深入分析和看待这篇文章的人,也会像我一样更偏重能量管理。
时间管理属于所有人,能量管理属于需要高能量的人。千万别进低能量俱乐部。
最后补充《精英日课》留言提到的,《哈佛商业评论》中一篇叫《管理能量,而不是管理时间》,比如说睡觉这件事,你是要给自己规定多长时间的睡眠时间呢?还是要让你的能量、精力、状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有的人会被各种的时间管理方法所绑架,每天把自己的日程安排的满满的,他们很可能忘了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管理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尽可能优质的完成你的目标。